第151章 太子说要打造一个新佛教(第3页)

 而且更容易被那些寺庙所接受。 

 因为这是阳谋。 

 除非你不想树立自己高僧的形象,或者说,你承认你的寺庙里面全都是鸡鸣狗盗之辈,否则你就不能拒绝朝廷的改革方案。 

 其实还有一个更便捷的方案,那就是神话皇帝,西方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李承乾下意识的排斥这个方案。 

 君主立宪纯是依托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李承乾不会造自己的反,李唐也大概没这个机会成为最后一个王朝。 

 “依我所见,施行这条政策以后,大唐的和尚会少很多,空出来的寺庙,就可以用来赡养鳏、寡、孤、独、废疾者,这样,我们的大唐就离夫子口中的大同天下更近一步了。” 

 大同天下,是儒家士子的最高追求。 

 这个理由太正了,正到没有人有立场去反对这件事的进行。 

 这话一出,许多大臣的目光都变得锐利了。 

 这下子,佛门似乎有不得不死的理由了。 

 李二笑道:“太子说得很好,但是那些和尚能够顺从朝廷的决策吗?” 

 说罢李二的眼神扫视了下方的大臣一圈。 

 “愿为陛下效死力!” 

 在大同天下的诱惑下,一个个大臣都站出来表示谁和朝廷过不去,就是与夫子过不去。 

 与夫子过不去,那就是与天下士子过不去。 

 这种人,是要拉出来批斗的。 

 而且与灭佛相比,这个将佛教并入科举制度当中就让人容易接受多了。 

 当然要是有这么一两个寺庙看不清楚局势,倒是也会有一些随机刷新的义士去教它们做人。 

 佛言当头棒喝,这个棒子打死人也是很正常的。 

 见证了一切的魏征摇摇头,佛门的下场显而易见了。 

 “贞观十年初,太宗上书校天下僧人之优劣,待四月,勒令还俗者多矣,故庙宇多有废弃,太宗复上书求将废庙改为养济院,赡养鳏、寡、孤、独、废疾者,以求天下大同,其师孔颖达闻之,乃告左右曰:太宗得仁矣!“-《唐语林》德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