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进造纸工艺?(第2页)

 “我听闻长安城的寺庙,开始用雕刻木板的方式向民众发放印在纸张的普贤像,如果我们可以用这种技术印刷典籍的话? 

 不知道会有多少读书人为了求一本书而投入我们大唐的麾下。”李承乾说。 

 “而那些所谓的经学士族,在家中养着造纸工坊,也不过是用来炫耀罢了。” 

 李承乾冷笑道:“这些大族,就算竹简再重,也会有马车搬运,刻录再难,也会有专人替他们刻录,若非我师心怀天下,专门向我提及此事,希望我能借助朝廷的力量推行此事。” 

 “否则的话,这些肉食者,怎么会想到专门的制造出来一种,可能会打破他们知识统治的东西呢?” 

 “肉食者鄙,可我们皇室,不就是最大的肉食者吗?”李二那极具威严的声音在李承乾的背后响起。 

 “阿耶!”嘴上还带着糕点碎屑的兕子朝着李二跑去。 

 “兕子今天有没有乖乖听话?”李二的脸都笑开了。 

 “女儿奴!”李承乾在心中撇撇嘴。 

 虽然说儿子要继承家业,要求更严一些是了。 

 但什么时候李二能像爱女儿一样爱自己的儿子? 

 “阿耶。”李承乾也喊道。 

 “太子也在呢?”李二看了李承乾一眼后就没在关注李承乾了,而是继续逗弄着怀抱里的兕子。 

 长孙皇后见状,挥手让宫人全部退下。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怎么让这些世家心甘情愿的奉献出自己家的东西呢?现在可不是战乱年代了。”李二抱着兕子看着李承乾说道。 

 “据我所知,东汉灵帝熹平年间,由于当时使用的教科书版本各不相同,导致文字错误和歧义颇多,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片混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灵帝下令让蔡邕、杨赐等知名学者,对汉代流行的经学流派的经书文本进行全面的审核和校对 

 这些石碑被竖立在洛阳太学讲堂的东西两侧,供学生们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