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小酒馆大海航行靠航手

干蒸小仔排(第2页)

小霸王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你爸给美帝造导弹的铁证在这!”我转身时,他的嘴角还沾着昨天吃剩的炒米糖,手里举着个搪瓷缸,里面的蓝墨水正一滴一滴落在“金陵制造局”的标语上。

“你妈给苏联人当翻译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是美帝走狗?”我突然想起昨天在筒子楼水房听到的对话,二伯母正跟人吵着:“她爹在长沙批斗会上被游街的时候,你儿子在哪儿?”

小霸王的脸涨得通红,突然把搪瓷缸砸向我。我侧身躲开时,发现仓库墙角蜷缩着个瘦小的身影——是穿灯芯绒裤子的男孩,他父亲是下关码头的工人,总喜欢用《毛主席语录》当枕头。此刻,他正抱着个铁皮饼干盒,盒盖上用粉笔写着“三号仓库·顶灯为号”。

“他们打你了!”男孩突然站起来,用身体挡在我面前。我这才发现,他袖口露出的瑞士机械表背面,刻着“民国三十八年”字样的磨损痕迹,仿佛某种隐秘的传承。

“走!”男孩拉着我往仓库深处跑。那里堆满了废弃的机床和生锈的铁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柴油味。突然,他停下脚步,从一台老式车床底下摸出个铁皮饼干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发黄的信件,信封上写着“林淑芬亲启”。

“这是我爸在码头捡到的,”男孩压低声音说,“他说里面藏着个大秘密。”信纸已经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写满了父亲在长沙兵工厂的见闻,还有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最下面一页写着:“1949年4月23日,紫金山天文台,顶灯为号。”

“这是我爹藏在樟木箱子里的地图!”我突然想起,每次父亲回家时,都会在阁楼上捣鼓那些樟木箱子。他总是对着一张发黄的《长沙晚报》皱眉,嘴里念叨着:“淑芬,三号仓库的铜纽扣...”

仓库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小霸王带着一群人追了进来,每个人的袖口都别着毛主席像章,红底金字在昏暗的光线下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交出来!”小霸王指着我的脖子,突然发现我手里攥着海鸥相机的取景器。他的瞳孔收缩了一瞬间,仿佛想起了什么。

“她爹在长沙给美帝造导弹!”他突然大喊,声音在仓库里回荡,震得墙上的标语都掉下一块墙皮。

就在这时,仓库深处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用发条转动老式收音机。当收音机的指针指向南京的频率时,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注意!三号仓库的铜纽扣已找到,顶灯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