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赏罚(第2页)
“大将军放心,瞻自有盘算,不会出错的。”,诸葛瞻倒是自信地安抚了一下费祎。
见眼前这个青年如此有底气,费祎心中也安定了不少,当年诸葛亮笑着安抚他的情景,似乎也是让他开始追忆起了往昔。
“对了,你那两个侄子之前派人找过我,想见见你,你看什么时候有空了,可以去见见他们。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需要。”
“好,明白了,瞻今日晚点便去看看,正好也好久没有跟他们聊过了。”
很快诸葛瞻与费祎商议后的决断送入了宫中,刘禅也叫来了太子刘璿,五皇子刘谌则是屁颠屁颠跟着刘璿进了宫。
“谌儿今天也来了?”,刘禅看着太子身旁的少年,倒也是和蔼。
“听闻父皇最近忙于政务,最近天气渐冷,儿臣特地找御医开了一副驱寒的补药,给父皇送来。”,刘谌笑了笑,双手递上了一包补药,一旁的李亓也是默默地接过之后退到了一旁。
“好,我儿一片孝心,朕这个做父亲的就笑纳了。”,刘禅笑了笑,看向刘璿:“今天叫你来,也是有事定夺,正好谌儿也听听。”,说罢,便将费祎与诸葛瞻裁决的上书递了过去,刘璿刘谌兄弟两个也一起看了起来。
刘璿看完之后,多少还是有些愤慨:“儿臣以为这样处置还是轻了,不过大将军与军师将军的顾虑,孩儿多少能够理解他的决断,并无意见。”
刘禅没有表态,也看向刘谌:“谌儿应该也听说了郫县的事情,你以为如何?”
“儿臣之见与太子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如此处置虽然符合当下这个案子的安置,但绝不能作为常法,不然日后恐有姑息养奸的嫌疑,不可因为其祖上有功,便能对子孙的判罚有所影响。”,然后略一思索,又补充道:“儿臣有个想法,便是日后颁布诏书的时候,不说何家是因为祖上功劳得到了宽宥,而是他们主动坦白才得到了父皇的宽大,这样既可以彰显父皇的仁慈,也可以维护律法。”
“嗯,五弟之言甚善,父皇,儿臣也以为甚是妥当。”,刘璿对刘谌的建议也很是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