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吕乂的选择(第2页)

 就这样忙活了一个多月,很快就到了年底,大雪窝冬,诸葛瞻和吕乂也鼓捣出来了一箱子的详细文书。

 诸葛瞻带了些酒菜,来给吕乂提前拜个年,顺便也就沟通了一下,开朝时,进言改制的事情。

 “思远,这个功劳,你要让给我,若不是本尚书的竭力辅助,你可写不了这么快哦。”,吕乂笑着饮了一口酒,提出来要揽功。

 “吕尚书,您的好意晚辈心领了,但改制的事情,本就是晚辈主张的,您可别揽这个雷啊。”,诸葛瞻一眼看破吕乂的想法。

 “小子还挺聪明。”,吕乂也不反驳,继续说道,“这个改制由本官提出来,更加合情合理,这个改制方略,虽然不在蜀中腹地实行,但那些豪强士族哪个不担心日后的发展?他们肯定也会想办法阻挠和反对,你虽然是丞相之后,但提出来,他们肯定也能找到理由反驳,你相信吗?”

 诸葛瞻闻言一愣,一时无言。

 “可本官就不一样了。我浸润各郡县,署理地方政务多年,有口皆碑,我提出改制,他们一时之间肯定拿不出反对的理由,或者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我想的是,我把改制的方略步子迈的大一些,然后,你再出面劝阻,折个中,这样,也许那些官吏更容易接受一些。”

 诸葛瞻不是很赞同:“如此一来,这对您可不是好事啊……”

 “思远啊,我已经年逾不惑了,很快也就是知天命之年了。你才是大汉未来的一代,趁着现在,打好基础,让朝廷上下的人,对你有个好感很重要,日后你外出北伐,或者署理地方政务,总不能直接做个酷吏吧?”,吕乂笑了笑,“至于我,你且不必担心,这次他们肯定会对我有所非议,但又能如何?只要最后通过的新田制,能让大家都接受,对我也就是骂两句罢了。”

 诸葛瞻也无法反驳,这个红白脸唱出来的确是效果会很好,不仅仅新制更容易实行,他自己日后在朝廷之上也能很快站稳脚跟,有个好名声。

 唯一就是吕乂的名声估计不会很好了。

 “晚辈只是觉得,这对您……有所不公……”,诸葛瞻的语气带着些许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