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她也是我和你play的一环(第2页)

感受到下方秦可卿又用力泄愤了,怕紫鹃瞧出端倪,岳凌忙打发道:“你先回去吧,林妹妹身子不好,先照看着她。”

瞧着自己的手腕都被岳凌捏的泛红了,紫鹃羞涩的点了点头,便退了出去。

待听到房门闭合的声音,岳凌终于松了口气,探手向桌下,扶着秦可卿的头,似拔萝卜一样拔了出来,皱眉道:“你,你真是越来越没个模样了,今晚我必要给你个教训!”

秦可卿吞咽了下,舔舐遍嘴角,笑嘻嘻的说道:“好呀,好呀,岳叔叔要怜惜人家嘛。”

岳凌:“……妖精。”

……

翌日清早,

薛宝钗携着在翠华轩得到的情报,先回到了驿馆。

奇怪的是,大早上了正堂上的门还没开,薛宝钗等在外面也是一头雾水。

“姑娘,我去问过瑞珠宝珠了,她们说侯爷今日应该休沐了,没去上衙呢。只是平日里侯爷也很少休息,多半只是今日会晚点去衙门。”

薛宝钗颔首道:“那好,我们先回去等一等吧。”

正当薛宝钗要走的时候,门却从里面打开了。

岳凌穿了一席贴身的净白衣物,只是多了几抹红唇印有些分外显眼,一面打着哈欠,一面往外打量着,见是薛宝钗,岳凌转而问道:“薛姑娘回来了”

薛宝钗收起了目光,螓首微垂点了点,“我在外面得知了些消息,正想要一早上与侯爷知会一声。”

一听是正事,岳凌便没心思耽搁了,只是如今堂上还有些凌乱,昨晚秦可卿“叔叔,叔叔”的叫,实在被岳凌惩治的不轻,今日怕是又要在榻上度过白日了。

“那好,待我回去换身衣裳,去你那边说吧。”

薛宝钗微微颔首,便引着莺儿,香菱回西厢房了。

瑞珠宝珠也凑了过来,红着脸走进了门。

两个木讷的小丫鬟立在面前,岳凌讪讪一笑道:“又给你们增添负担了,这房里就先交给你们收拾了,另外可卿如今还在床上熟睡,不必叫醒她。”

瑞珠宝珠相视一眼,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心里又不禁腹诽着自家的姑娘,真是不知自持,还日日都来这边胡闹。

这房里若是没有林黛玉坐镇,还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依照她们姑娘如今的这个脾性,恐怕做事都不会背着她们两个,没准还要让她们搭把手呢。

瑞珠宝珠红着脸的去房里拾掇,岳凌便简单的披挂了外衣,往薛宝钗的房里坐了。

与林黛玉的房里大不相同,林黛玉总会将一些珍惜的物事带在身边,比如那雏菊和作画都挂在墙上,房中也还摆放了不少卉。除此以外,还有她视若珍宝的几箱书卷。只是在来到驿馆的第一天,就将房里的佛像拆了出去,岳凌没想过林黛玉一个信佛的,还会做出这种事,也是令他有些不解。

而薛宝钗的房间内,陈设十分简单。

除了飘的落地大屏风,将屋里屋外间隔开来,处处都只是最简单的桌椅,书橱里零零散散有一些书,靠在墙边有一些瓶瓶罐罐,桌案上陈列着笔墨,却也没什么瓷器装饰点缀。

房里更是没见一点绿色,全然没有的影子。

但是房里的香味依旧是很浓郁,是一开门就有种扑面而来的感觉。

“就快是霜降了,等到那一日也不知咱们这窗上能不能结霜。”

与薛宝钗对坐了案边,岳凌先开着话头淡淡的诉说着。

薛宝钗也知晓岳凌话中的含义,说的是冷香丸的用料,心头有了些暖意,温声道:“苏州地处江南,气候湿暖,不容易挂霜。不过之前有一年夜里冷得多,曾采集了不少霜存了起来,如今还够用许久呢。”

岳凌微微颔首。

其实薛宝钗的热症已经好了许多了,近来都没有咳嗽的很频繁,或许真是应了岳凌所说的,她心中的欲火并不重了,所以才有好转

如今薛宝钗似是什么都能放得下了,只安安稳稳的在岳凌身边做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6=9+

她有种预感,只要跟在岳凌身边,就能看尽她之前所看不到的风景。

“昨日我去了薛家的翠华轩,是苏州城中数一数二的茶楼。恰巧在雅阁中,碰见了两人在探讨着侯爷的事。”

“哦还有这回事”

薛宝钗点头,继续道:“其中一人我们不知身份,而有一人是苏州卫的参将,名唤王洪,他对侯爷解除了他的职务颇为不满,发了一顿牢骚。”

“而另外一个人与他求教了丝绸生意,其中还牵扯到了江浙署衙的赵相。”

薛宝钗说完,岳凌当即便想到了一人,那便是昨日曾来过的倭人。

岳凌神情迅速变得严肃,皱眉思虑起来。

薛宝钗又将她所探听到的消息,完完全全的复述了一遍。

岳凌才得知,原来这伙倭寇,早就计划着走不通他的路数之后,再往杭州去找赵德庸,将这门生意谈下来。

若当时自己真的让他走了,这件事还没准真的能促成。

毕竟对于如今士大夫而言,家国情怀是其次的,功名利禄要排在前列,只要是能完成弥补国库亏空的艰巨任务,那就是有功,不论你施展了什么手段。

即便是与曾经互为仇敌的倭寇做生意。

而且本身大昌就有与北疆蛮人互市的先例,对他们来说还真没什么不对的。

至于倭寇祸乱百姓,他们是全然看不见,毕竟没乱到自己家。

“薛姑娘以为,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薛宝钗与岳凌相视一眼,察言观色后,如实答道:“若是以商贾的眼光来看,这的确是一门很赚银子的营生。若是能稳定供货,城中添上几千架织机,除去国库的营收,至少还能多养活几千人。”

“只是侯爷看事情的角度,不是这般世俗的眼光,侯爷不喜自然有侯爷的道理。”

岳凌又道:“若是我说,我只是厌烦倭人,不愿意与其达成任何合作呢,从你的角度看来,是不是过于任性了,是弃国策于不顾,弃百姓于不顾”

薛宝钗摇摇头道:“侯爷的喜恶不是没来由的,既然侯爷不喜这门生意,这门生意便有它不对的地方,只是我眼拙,并没察觉出其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