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黛目前犯

第281章黛目前犯

“老爷,少爷那边都准备好了。”

亭内,一仆从来到徐耀祖身边,低声传着话。

为了达到凭此雅会一举成名的目的,当下是来到了最要紧的时刻。

徐耀祖望向对侧端坐着的安京侯,微微颔首,回道:“再嘱咐一声,切不可出了纰漏,倘若赢得安京侯的青睐,往后几年徐家都有一步登天之势。叫他一会上台前,留心一下。”

“是。”

诗会夺诗魁,限两炷香的时间,以秋为题赋诗一首。

成诗之后,先统一将所作之诗交给考教官团队来进行初审。

脱颖而出的诗词便能呈入亭中,供几位上位者来评审,此时或是说出评语,或是提问作诗者些问题,最终综合排出个一二三等。

由于亭中除饱学之士,便是地位崇高之人,如此也极有说服力。

只是从考教官开始,就都已经被徐家打点好了。

连亭上的几位,也知道徐耀祖办这雅会多年,最终是为了什么。

也都默许,给徐家子弟一个出名的机会。

钱仕渊见一旁林黛玉停了笔,便问道:“林姑娘可是写好了”

林黛玉落下了挽着的袖口,微微点头,“是做好了。”

钱仕渊笑着道:“那好,待一会儿参赛者的诗词都送来,将林姑娘的诗词与之一同评鉴。”

林黛玉颔首之间,诗词便被一旁的侍从收了去。

再抬头望向东北向远处,林黛玉微不可查的撇了下嘴。

薛宝钗亦是才女,看林黛玉写了诗,她也有些技痒,只是碍于眼下的场合,不适合她来做。

适时,甄应嘉客气问道:“如此盛会之下,侯爷若是能够留下笔墨,也是一桩美谈啊。”

男子和女子的诗词,一般立意不同。

像是男子能写出女子幽怨气质的诗或许有之,但女子吟出男子的豪迈,还是太难了。

薛宝钗通诗词一道,所作的也仅仅是以闺阁之情为主,这遭若是作诗定是要被人看出端倪了。

林黛玉打着圆场道:“侯爷不善此道,就不在此处献丑了。”

薛宝钗打着折扇,配合着微微点头。

甄应嘉叹道:“是在下孟浪了,敬侯爷一杯。”

……

亭外,岳凌饮茶静静等着,却是沈瑛转过头来,又来招惹。

见岳凌手上没笔,纸上无墨,沈瑛戏谑道:“见你素日猖狂,今日诗会如此雅事,竟连一个字也憋不出来,看来那对子多半也是碰巧见过的而已。”

岳凌等得是贾芸,等得是京营的精锐,听这沈瑛回过神来扰他的清闲,不由得抬起头来,看向了他的大作。

“秋来风紧日头黄,果落枝头满院香。

雀鸟争食叽叽叫,俺家仓廪谷盈仓。

庄户忙忙收割罢,雇工喝酒闹嚷嚷。

夜里披裘寻乐子,管他明日事几桩。”

读完之后,岳凌不禁笑道:“你这诗,有一种‘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的美感。”

沈瑛叫道:“你说得什么鬼话你那也叫诗”

岳凌摊手道:“你也就这个水准。”

沈逸书偏过头来,喝道:“别在此处添乱了。”

沈瑛顿时收住了叫骂的心思,转而道:“徐大哥才是真的天骄,等一会儿瞧他的大作如何闪瞎你的眼睛,让你知道自己的渺小,竟敢藐视江南学子。”

岳凌撇撇嘴,“江南人杰地灵,不是说没有才俊,我只是单单藐视你们罢了。”

迫于沈逸书的怒气,沈瑛也不再斗嘴,冷哼一声便就转了回去。

妙玉在一旁听得捂嘴笑了笑,问道:“你当真不作一首诗”

岳凌反问道:“我倒想问你呢,眼下没什么事,你为何不作”

妙玉的心思完全不在作诗上,又晃动了下身子,与岳凌贴得更近了些,便于听清岳凌的话,也便于她不可言说的小心思。

“不作了,只等着一会儿能帮到侯爷一些。”

岳凌微微点头,便也不再提及此事。

忽得,人群中爆发起了喝彩声,岳凌循声望去,见是方才有过一面之缘的徐家公子徐浪从人群中起身,正被人往亭内引着。

沈瑛又转过来道:“看见了吗徐大哥的诗词已经被亭内的大人物们看中了,诗魁势在必得,之后必能夺得安京侯的青睐。”

岳凌接过妙玉斟好的茶水,轻啜了口,淡淡道:“安京侯可不会青睐这种人。”

沈瑛皱眉道:“你凭什么这么说你和安京侯很熟不成”

岳凌摆摆手,“几个照面而已,也不算熟。”

沈瑛冷哼道:“那你还在此处大言不惭,日后定有你哭的时候。”

岳凌颔首,“这句话,我也送还给你。”

……

“窈窕沧波寺,玲珑水上扉。

绿窗云竹净,朱户露晞。

鱼逸晴偏跃,鸥闲昼不飞。

东邻精舍近,无虑戴星归。”

“徐公子的大作,堪为精妙,竟是描绘了沧浪亭,句中虽然无秋,但以‘云竹净’、‘露晞’写出了秋日之感,绝妙,绝妙。”

左相安景钟家中子弟,安倍抚掌叫绝道。

徐浪身长七尺有余,中等身材,面上也颇为斯文清秀,但却多了不少傲气,立于亭内与各方大人物行礼。

“见过安京侯,见过钱大人……”

见儿子这幅模样,徐耀祖脸上也是有光,开口道:“诸位不必因在下是操办者就偏心,雅会还是以文采最佳者为头名,否则诗册传扬出去,也是叫天下人耻笑江南无才俊。”

安倍颔首道:“徐家主太过自谦了,此诗堪为头名,诸位意下如何”

施夫子苍声应着,“徐家后辈这首诗,的确不错,两炷香不到的时间,能拟成如此佳作,也当得起才思敏捷。眼下还有一些诗篇未曾看完,待全都看完后再定也不迟。”

听得此言,徐耀祖面上也多了几分淡定。

他最怕的就是搞不定这些名士,名士有名声在外,也不理世俗之事,不求钱财,和商贾最不是一路人了。

买一篇好诗,就是给他们评鉴的,经他们之口,将荣誉按在他的儿子身上。

而当下施夫子的话,已然是成功了一半。

父子相视一笑,皆是胸有成竹。

“嗯,这篇不错。”

施夫子身旁的上清派宗师司马道长捋着颚下的山羊胡,连声赞叹道:“这篇当属佳篇。”

施夫子顿时来了兴趣,能被牛鼻子老道称赞的诗句,定然非属凡类,他脾气比自己还古怪,少有能看入眼的。

“哦,给老夫也看一看。”

司马道长抬手递了过去,“你也来评判下,是不是堪为诗魁。”

听得此言,便立即吸引了亭中众人的目光。

尤其是徐家父子,最为紧张。

两炷香之内,竟然有人的诗词能够达到他们早先就准备好的水平

妙手偶得,若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比他们预先准备的诗词还要高上一筹的诗词,真难想这等人物是如何大才了。

可是今日入园,也未听闻有多么超绝的才俊来到此处参会。

而且若是真有大才,早该在考教官那,就排除在外了。

一时之间,让徐家父子都陷入了疑惑。

徐耀祖虽然面上捏了把汗,但毕竟名士只有两位,而其余的还有六位,就算不算上安京侯,他们还有五个人,优势在我。

便是最后投票选出诗魁,那也非他儿子徐浪莫属。

薛宝钗望着那诗篇,字数颇多,一眼便分辨出了是林黛玉所写,不由得面上生出笑意来,偏头看向林黛玉。

而林黛玉的心思完全不在亭内,对于她能一诗力压群雄的事,她丝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

林黛玉微微仰着头,望向亭外的东北向,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薛宝钗心底浅笑,微微摇了摇头。

接过佳作,施夫子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秋窗风雨夕竟还是乐府诗,难得,难得。”

“秋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