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句句中第(第2页)

 “请问,巩丽现处何种境地?”宋庆国关怀问询。

 “今在审讯,情势不佳。”女史蹙眉,语有隐忧,“引孩童入房、抗拒执役致伤,皆为其咎。”

 “吾可面见?”宋庆国焦急不已。

 “乃其尊长乎?”女史询道。

 “否,吾与其父乃交厚挚友。”宋庆国答曰。

 “需稍侯,待审毕再议。”女史话毕而去,只留宋庆国心中忧虑如火烧,往返踱步,回忆往昔教导。其知巩丽之父在朝野间声望卓着,唯此事之困让他备感棘手。

 须臾之后,审讯密室之门缓缓启开,巩丽面色灰白,眼底尽是绝望之色。宋庆国急忙上前,关切询曰:“巩丽,无恙否?”

 “吾……惧怕不已。”巩丽音颤,泪水涟涟。

 “无怖,吾助汝。”宋庆国宽慰道,“叙之事发经过如何?”

 巩丽深吸一口长息,勉强平抑情绪:“吾与其素交好,本欲静室言谈,未料遭突检。”

 “知其年岁未及豆蔻乎?”宋庆国询之。

 “不知……显成人之相,以之为冠礼之人。”巩丽垂首,语细如丝。

 “推官而使之伤,罪莫大焉。”宋庆国神色凛然。

 “吾……仅欲逃脱,诚惶诚恐!”巩丽泪如雨下,声嘶力竭。

 “设法化解此事。”宋庆国坚毅道。

 “然……彼已报警,吾恐囚狱。”巩丽声中溢出绝望。

 “吾助之,毋需恐慌。”宋庆国抚慰道,“信赖吾。”

 数日已过,宋庆国寻觅旧识李阁老,曾任职于官署,二者会于茶楼。宋庆国直述来意:“李公,巩丽之难,能否相助一二?”

 李公皱眉,思忖半晌:“宋大人,事体非简。巩丽行悖律令,尤其是抗执役之责,后果堪虑。”

 “知之,但孩童犯错,宜改过自新之机。”宋庆国恳求道。

 “明律面前,无人幸免。”李公叹息,“然吾定尽力助尔,期减罚于轻微。”

 “谢李公援手。”宋庆国衷心致谢。

 “然吾需尔知,惩必有所。”李公诫告。

 “明了。”宋庆国颔首,暗祝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