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临时抱佛脚(第2页)

 张松见众人目光齐聚于己,思索片刻道:“王县丞,我赞同招贤纳士,不过觉得还需考虑一个问题,企业到来何处建厂,这涉及规划。一地之发展需有连续性,若无良策规划,恐将杂乱无章。我毫不怀疑顺岗招贤能否取得成效……但我认为,王县丞心中必有一份清晰的规划。”

 李会友微微颔首,笑语:“故有言,群策群力胜于独智,三人之智比于孔明,此效可观矣。规划之事,段镇长需劳心,张松副镇长助之。言及五办一中心之构建,再议。”

 方案早已尘埃落定,无须多言。除却几处事业单位,条管部门之负责人各归其位,唯一变数在于镇内些许股级干部与村官亦参与其中。

 会毕,张松回到书斋,搁置笔记,恰逢张凯强出门,两人相望而招呼。张凯强提议:“午膳同食如何?”张松略一迟疑,便爽朗答应。

 今日会场上,李会友对己颇有微词,眉梢一挑已显端倪。他言“三蠢匠可敌孔明”,分明将张凯强与张松比作庸才,幸而张凯强适时相助,方免尴尬。张松感言,未来之路定不平坦。

 他非浑日之人,胸中自有宏图,欲建农产品集散之地,此想法与李会友倡言的工商业强镇背道而驰。故他选择另辟蹊径,投靠张凯强。今日会议并未看出张凯强有对抗李会友之意,故对于共进午餐之邀,张松心中并无定论。

 走出办公楼,雪花依旧纷飞,张松心内泛起寒意。何时自己竟学会揣摩人心,且是在无意之中,一切如此自然。忆起父亲教诲,不可轻信眼见耳闻,须用心感受,以脑思辨。

 瞬息间,他悟出许多,无论忠诚于职守,热衷于事业,还是不负他人期望,此过程不仅是克服困难,更是与人斗智斗勇。张松明白,自己看似比同龄人稳重成熟,实则并无优势,只因踏入此圈子,无人视他为少年。一旦触及或挑战他人利益与威权,便成为对手。

 不觉间,脚步已踏上小馆台阶,负责人蒋志霞迎上:“高镇,段镇已在二楼雅室,直行便是。”张松微微点头,拾阶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