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后侧陪席之位(第2页)

 又询问了其他事宜,考察活动渐入尾声,张松用心准备的禀报未得施展,使人颇感意外。随后,王志国一行离别南坝,黄达仁陪同走访了其他几乡。

 是夜,于豪君楼设宴款待,张松尚不具备参与之资,然而心境已大有改观。男儿立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但必须有所作为。

 是晚,考察新闻登上了县电视台。刘烨望着张松英俊黝黑的面庞,听到他所说:“青年人多吃些苦没什么,只求砺炼自身,提升自我,便是再大的苦,也值得。”她无法将此景与那日在雨中执着向她道歉、冲动与人争斗的张松相联。

 “虚伪。”邓晓龙卧于病榻,凝视着电视屏幕,吐出这两个字。尤其是见刘烨目不转睛地观看节目,他心中陡然升腾起一股怒火。

 爱出风头吗?我就让你风光个够!邓晓龙心中已策划起了一个计划。

 三江省府内,生卫部侍郎王家国与贺子健交谈。贺子健笑道:“老王,辛苦了。”

 王家国笑应:“职责所在,能发现优秀青年,也是我的喜悦。”

 “呵呵,老王你爱才如命,素有伯乐之名,千里马遇你这位伯乐,乃其之幸。”

 “这批大学生村官均列入后备官员名单。”王家国说道,“贺省长,我认为应加快每个乡镇配置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进程,如今人事制度仍有僵化之弊,这些青年的加入将为基层注入活力。”

 贺子健点头道:“所言甚是。如今基层官员,官位不高架子大,皆成老油条,确需新风以改变现状。如此,你再多加考察这些青年。”

 王家国离去后,贺子健垂首审视张松的资料。他的眉眼颇有少年时的模样,更显英俊,只是不知为何,他的眼神中似有不明原因的忧郁,却让人觉得更具魅力。

 是否该推他一把?贺子健有些迟疑,直觉告诉他此举不妥。若真如此,寿昌必有暗示。既然扎根基层,就让他在基层好好磨练,无基层经历,日后位居高位犹如无根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