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衣带诏,先帝临终昏聩(第三更)(第3页)

“郎君,恕老奴多嘴,我们一定要将心思放在吴王身上吗”杨忠看向杨思讷,问道:“我们也有自家姑娘在宫中啊!”

“你不懂。”杨思讷摇摇头,说道:“先帝的遗诏……先帝虽然有遗诏留下,但实际上朝中很多人都知道,先帝在临终前昏聩了,皇帝一开始也在瞒着,后来他也就不瞒了,先帝在知道自己失忆之后,也冷静了下来。”

杨忠面色凝重起来。

“这份衣带诏,实际上就是先帝在昏聩的时候流出来的。”稍微停顿,杨思讷缓缓摇头道:“我甚至怀疑,先帝在清醒的时候,还记不记得这件事情。”

“郎君的意思是说,宫中没有备档”

“宫中当然没有备档,衣带诏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会有备档。”杨思讷有些好笑的看了杨忠一眼,随即面色凝重下来,点头道:“是的,宫中没有备档,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拿出来,那么我们就会有谋逆之罪。”

“是!”杨忠沉沉低头。

“吴王和我们之间毕竟隔了一层,他败了,也不会太过牵连到我们,而且他是先帝的儿子,以此质疑皇帝,自然名正言顺。”杨思讷看向杨忠,笑着说道:“我们总不能让孙子去质疑他的父亲害死他爷爷吧。”

“郎君所言有理。”杨忠认真点头。

“有一个宫中的后妃,不,是先帝的遗孀,加上一个先帝的儿子,加上先帝的衣带诏,自然有机会让宫中动荡,可是这还不够。”杨思讷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还需要一个朝中的老臣,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承认此事。”

“老臣”

杨思讷点点头,说道:“这个人不好找,如今在朝中的这些人,都找到先帝临终昏聩的事情,而以他们的性子,一旦知道我们手上有这么一份衣带诏,恐怕立刻就会反过来杀了我们。”

贞观一朝,用的基本都是贤臣,便是有人有所不足,但在大局上不会有任何问题。

“长孙无忌绝不会帮吴王,房玄龄也是如此,李勣是个墙头草,滑不溜手,唐俭的女婿是雍王的人,于志宁,马周,来济又是皇帝的亲信,其他六部尚书同样不能用。”杨思讷算来算去,总是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若是能够有一个合适的宰相,加上先帝的遗孀,先帝的儿子,先帝的衣带诏,这份东西的威力才能发挥出来。

“郎君。”杨忠低头,说道:“郎君为何一定在想朝中重臣了,诸王也是可以的。”

“诸王”杨思讷眉头皱了起来。

“先帝的那些兄弟。”杨忠轻轻笑笑,低声道:“荆王,滕王那些人!”

杨思讷眼睛一亮,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在关键时刻,先帝的那些兄弟所能发挥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一个宰相啊。

“如此说来,那么就只剩下一件事情。”杨思讷轻轻抬头,自言自语道:“什么时候,皇帝才会和长孙无忌发生矛盾,以至于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当然,是东征高句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