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灭高句丽的战争准备,开始了(第二更)(第2页)

大唐日后要在南高句丽驻兵。

相关条文参照北高句丽。

“将来拿下新罗和百济,甚至其他各国,都是如此做法,先驻兵收拢人心,最后再吞并,这样,朝中的压力能够少些,前方进行的也能够顺利一些。”李承乾看向苏勖,说道:“卿日后在前线,要多注意这些。”

“喏!”苏勖立刻拱手。

李承乾神色缓了下来,对着众人摆摆手道:“都坐下吧。”

“是!”群臣拱手,然后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李承乾抬头看向苏勖,说道:“最后一点,以卿为辽王府长史,统辖辽王府在辽东的一切诸事,尤其是当地一些有才能的人,可以先调入辽王府,用来安抚人心,这样,地方治理也能顺利一些。”

“多谢陛下!”苏勖再度站起,然后沉沉拱手。

“最好,是能够在当地,选一些年轻的士子出来。”李承乾看向苏勖,说道:“不必是辽东人,从河北,或者大唐其他地方前方调动的官员子弟,只要以辽东的名义报考,朕可以许诺,只要爱卿需要,朕这里立刻可以给一个进士的名额!”

以进士来稳定辽东的人心。

不需要多的,一个进士便能够让辽东的人心彻底稳定。

这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殿中群臣都不是迂腐之辈,立刻就明白这里面的好处。

当然,他们心中也闪过将一些家中不是太成器的孩子送往辽东待一阵的想法。

毕竟即便是他们,家里也有那么几个庶子,未来的前途也是一堆麻烦。

但如果以进士作为仕途起点,一切就会方便的多。

“臣明白。”苏勖沉沉躬身。

李承乾笑笑点头,然后转身看向刘仁轨,韦待价和阎玄邃三个人,说道:“他们三个,将来大战开始之前会调往安东。”刘仁轨,韦待价和阎玄邃三人平静的拱手。

殿中其他人看向三个人,略微有些诧异。

这三个人,无疑是皇帝的亲信,皇帝舍得放他们去辽东,多少能看出一丝宏图伟略来。

“在安东大战开始之前。”李承乾的目光落在刘仁轨身上,直接说道:“刘卿,你是中书舍人,从今天开始,专门负责统计大战所需要的一切粮草,军械,士卒和其他一些事务的筹备现状,哪里有问题,朕和朝中诸卿,一起解决哪里。”

“喏!”刘仁轨认真拱手。

李承乾看向韦待价,说道:“韦卿,你在朝中先歇一阵,等到父皇周年祭祀之后,你便去跑地方吧,查看河北和齐鲁,还有江南等地的府库存粮,随时向刘卿传信。”

“喏!”韦待价肃然拱手。

“出去的时候,多从千牛卫调些人,另外,各地折冲府你也可以调人,若是事关重大,朕许你查封地方州县衙门和府库的权力,若是有人阻挡,可先斩后奏。”李承乾的眼神冷了下来。

“谢陛下。”韦待价有些感激的拱手,然后退开。

殿中群臣没有谁开口说李承乾给韦待价的权力过大。

地方府库的存粮,在关键时刻,将会关系到军前的胜负。

这个时候,查清楚自己的家底,将会比什么都重要。

“阎卿以少府少卿的身份,配合将作监,设计改进战船。”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认真说道:“大唐东征高句丽,陆上运输缓慢艰难,爱卿去了一趟百济和新罗,内外诸事应该熟悉的很。”

“是!”阎玄邃认真拱手,他这一次去新罗之前,本身的任务便是在除了宣旨之外,观察河流和风向等一切与海战有关的要素,现在将他调进这件事情当中,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