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先帝出殡,百万臣民,震慑四方(第四更)(第2页)
一身金红色僧袍的玄奘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然后将三本经文递给李承乾,合十道:“陛下,这是贫僧亲手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陪伴先帝,护佑幽冥。”
《瑜伽师地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法相宗的根本论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甚至民间有人在说,此书是弥勒菩萨口述,相传下来的经文。
“多谢大师!”李承乾郑重接过《瑜伽师地论》,然后转身放进了一旁的棺椁之中。
一身紫色道袍的尹文操真人上前,将一本手写的《道德经》递给李承乾,然后躬身退下。
李承乾温和的对着尹文操点头。
相比于玄奘,尹文操真人做此事也不是一回了。
《道德经》是楼观道的根本经典。
李承乾转身亲手将《道德经》放入到棺椁之中,然后缓缓起身。
站在李承乾身后的长孙无忌,将一卷画轴递给李承乾,低声说道:“陛下,这是先帝最喜爱的《兰亭集序》。”
李承乾转身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微微抬头,眼神询问。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然后转身毫不留恋的将《兰亭集序》放进了棺椁之中。
他对于这些字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相比于用《兰亭集序》来收买三五文人的心,还不如将它放入先帝的棺椁中,当做陪葬品,送入地下彰显孝心,对他治理天下更有好处。
李承乾闭上眼睛,然后后退三步,嘴唇轻轻地颤抖起来。
长孙无忌立刻开口高喊道:“合棺!”
“吱呀”一声,先帝的棺椁被缓缓的合上。
李承乾闭着眼睛,听着耳边棺椁被彻底钉死的声音,脸上的泪水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先帝啊!”轰然的痛哭声在身后响起,哭声响彻整个皇宫内外。
……程知节,尉迟敬德,张士贵,常何,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钱九陇和樊兴等十六卫大将军全部身穿黑衣黑甲,骑黑色高头大马,头绑白色束带,手按千牛刀,行在最前。
身后是郑仁泰,李安俨,柴哲威,李客师,李孝同,李孟尝,杜君绰,公孙武达,左匡政,粱建方,薛孤吴仁,田仁会等一众十六卫将军,同样骑黑色高头大马,头绑白色束带,手持长槊,长槊上绑着白色的缎带。
紧跟着是由孙武开,薛仁贵,李玄嗣,丘神勣,殷元,辛獠儿等数十位十六卫中郎将,手持长槊,步行在后。
在他们的身后,是三十六名挽郎,拉着太宗皇帝的灵车,缓缓的走出了朱雀门。
李承乾一身生麻丧服,跟在灵车之后,手里捧着太宗文皇帝的神主灵位,一步步的缓缓步行。
在更后面是苏淑,太子李象,还有诸王,公主,王妃,驸马,全部步行跟随。
行走之间,全都低头痛哭。
先帝的灵柩将出朱雀门,然后从朱雀门走朱雀大街,出明德门,至一百四十里外的昭陵。
从朱雀门到明德门,在整条朱雀大街上,李承乾,还有诸王公主,甚至满朝大臣,几乎全部都要步行。
只有苏旖,魏征,高士廉,萧瑀,还有那些两三岁年龄小的宗室子弟,才会被允许坐在马车上前往。
出了朱雀门,轰然的哭泣声从朱雀大街两侧顿时传来。
仿佛一瞬间,整个长安城近百万人都在哭泣。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天地同悲。
阿史那贺鲁从朱雀门下走入,走过朱雀桥,进入朱雀大街,看着长街两侧密密麻麻的人影,他甚至感到一股头皮发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