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李承乾对玄武门的态度(第一更)(第2页)
侍御史,纠举中央百官,参决司法之事,人虽少,但在皇帝眼下,又有百官相制,人少些也无妨。
殿中侍御史,监察朝廷礼仪,巡查京城秩序,长安不大,六人勉强也够。
但监察御史负责巡查天下,监察地方,十个人,天下十道,每人一道,天下三百州,平均一道三十多州,如何能行。
“你想要加人。”李世民算是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李承乾是要增加御史台的人手。
“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加强御史台,同样也加强孙卿对天下的了解。”
“没有人希望头上监察自己的人变多,御史台增员,孙伏伽就会更多的得罪人。”李世民抬头,沉吟说道:“等到他将御史台改革完成,做几件事,被人弹劾,你再顺势将他贬为雍州都督,积攒地方经验。”
“之后再起用侍中,尚书右仆射。”李承乾低身,说道:“舅舅一退,就让孙卿任尚书左仆射,整肃吏治,清理地方。”
“然后为下一个人做准备。”李世民抬眼,点点头:“剩下的,就看刘仁轨,戴至德他们这辈的年轻人什么时候能走出来了。”
“是!”李承乾微微拱手。
李世民笑笑,他其实很担心李承乾会用李义府走尚书左仆射。
对于这个人,李世民不是很喜欢。
……
“儿臣顺带还想让孙卿推行殿试之事。”李承乾微微躬身,说道:“殿试之事,风声已经传了几年,儿臣没有亲自开口,群臣也不好说什么,但一旦儿臣开口,那么还是会有人出来阻止的。”
“你想自己扛下压力,然后让孙伏伽这个本朝第一位状元,来亲自推行殿试之事。”李世民一眼就看透了李承乾的打算。
“正好御史台扩员,让他多做些事情,只是希望他能够坚持下来。”李承乾神色谨慎。
孙伏伽虽然为人坚韧,又做大理寺卿多年,但这种得罪无数人的分割利益的事情,他未必撑的下来。
李世民神色平静了下来,说道:“皇帝,你知道朕这段时间,想的最多的什么吗”
“请父皇示下。”
“是法统。”李世民眼神严肃了起来,认真的说道:“大唐承继前隋正统,又勾连北魏……”李承乾轻轻点头,他的皇后苏淑的身上,就有着北魏宇文氏的血脉。
另外还有李泰的魏王妃阎婉,李治的晋王妃赵氏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北魏宇文氏的血脉。
“但,杨家终究和前隋勾连太深。”李世民抬头看向李承乾,微微闭眼,说道:“朕有的时候在想,徐师谟能假死十几年,然后轻易的潜入洛阳,骆宾王一个出身地方的人,在天下突然间就有了偌大的名声,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父皇担心,他们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的手段。”李承乾目光严肃起来。
“更多假死的人,创造出更多的隐太子和齐王的儿子。”李承乾咬牙冷笑,说道:“不论如何,这些和杨氏都脱不了关系,即便不是他们发起的,也会有人去找他们。”
“他们才是对大唐法统传承最大的威胁。”李世民轻轻开口,说道:“尤其是在朕死了之后。”
“父皇!”李承乾突然一惊,赶紧低声道:“这种不吉利的还不要说。”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孙伏伽的事情,朕来下诏,朕会在遗诏上说,让孙伏伽扩员御史台,然后你再让他弄殿试,等到来他被人攻讦之后,你顶不住,就调他去做洛州都督,加河南道安抚使,专门去查弘农杨氏的事情,总有收获的。”
“父皇!”李承乾浑身一懵,下一刻,他已经直直的跪倒在城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