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父皇在哪儿,舅舅就在哪儿(第二更)(第3页)
“很多时候,人心都是敏感的,不管你平日里怎样放心,一旦触及到根本的时候,还是会有所担心,但仅仅是担心而已。”李承乾笑着摇摇头,说道:“虽然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能让人安心,就不必多做什么了。”
“是!”苏淑点头,但眼底还是有些不解。
李承乾没有解释什么。
洛阳虽然是东都,但实际上,那里的根本势力还是河洛世家。
荥阳郑氏对洛阳的影响极大。
更别说,洛州长史萧钧,还是李承乾做太子时的太子中舍人。
尤其如今他是皇帝,诸卫调动都是他说了算。
“好了,不说这些了,再过几日,就是象儿的封太子大典。”李承乾看向苏淑,说道:“封太子之后,朕想让他和诸兄弟一起在昭德殿的内学堂读书,等他成婚之后,再入东宫。”
“好!”苏淑点点头,然后她低声说道:“今夜陛下和妾身一起回宜春殿吧。”
“好!”李承乾笑着点头。
烛影闪烁,殿中已经没有了两人的身影。
不知不觉中,夜色已深。
……
三月初一,太极殿。
李承乾一身明黄色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旒,高坐在御榻之上。
苏淑穿一身皇后翟衣,坐在他的身侧。
李世民退位太上皇,但今日已经穿一身淡黄色衮龙服,头戴通天冠,神色平静坐在一侧的平陛之上。
三人的目光同时落在跪在大殿中央的李象身上。
一身淡黄色的九蟒九章服,双膝跪倒在地上,手持玉笏,肃然躬身。
内外百官全部神色肃然,眼神轻轻地落在了礼部尚书李袭志的身上。
李袭志站在群臣左上,手持圣旨高声道:“惟永惟元年,岁次已酉,三月丙辰,朔初一辛酉日,皇帝若曰:
於戏!
大宝曰位,实在于丕承。
万邦以贞,由建于明两。
朕既宁鸿业,祗严永图,恭惟七鬯之主,岂舍人神之望。
皇长子象,天假聪明,生知仁孝,君亲一致,孝悌三成。
知子者父,允叶于元良。
以长则顺,且符于旧典。
宜膺择嗣之举,俾受升储之命。
可皇太子。
钦此。”
群臣手持笏板,同时叩拜道:“臣领旨,陛下万寿无疆,太子千秋无期。”
李承乾从丹陛之上站起。
李世民也同时站了起来。
两个人同时走下丹陛,来到了李象身侧,然后同时从身后的太常寺卿赵元楷手里的托盘中拿起白玉九旒冕,同时戴在了李象的头上。
李世民率先开口道:“皇太子象,尔日后务必克明峻德,恢纂鸿休,宏三王之教谕,建万国之元良。”
“孙儿领旨。”李象轻轻向前躬身。
李承乾最后开口道:“皇太子象,天下之大,济道化措,善理纲举,方有所成,尔日后务必勤精学业,梳理内外,致理平之化,继盛世之业。”
“儿臣领旨。”李象终于沉沉的叩首在地。
“礼成。”李袭志转身看向群臣,道:“皇太子升座,群臣叩首。”
“太子千秋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