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皇帝,他要改贞观律(第一更)(第3页)
“陛下贤明。”群臣再度叩首,同时稍微松了口气。
大唐开国之初的时候,用的是武德律,武德律相对严苛一些。
太上皇即位之后,修改武德律为贞观律,律法一下子宽仁了许多。
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这是唐律根本,擅杀牛马,徒一年。
擅杀奴婢,徒一年。
更别说,还有“七议”之权,一切最后的结果就更轻了。
其实这件事情之所以闹的这么大,更多是朝中的官员和权贵,担心皇帝以此为利用,然后大开杀戒。
皇帝才是他们真正惧怕的对象。
律法不是。
所以当皇帝说了一切以律法行事的时候,他们便知道,这件事情必然将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
然而,在不少人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位于最前面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却已经心里紧张。
一向仁和的皇帝,今日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刻薄,言语中尽是阴阳怪气和尖酸捉狎的味道。
事情怎么可能结束。
……
“众卿平身吧。”李承乾看了群臣一眼,抬起头,看向殿外,轻声说道:“诸卿,父皇多年一直有封禅泰山之心,诸卿也一直劝进。”
殿中群臣起身,有些诧异奇怪的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他们不知道皇帝现在说这些做什么。
“数年前,朕和父皇曾经商讨过一次,诸卿应该有人听闻过。”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等人笑笑,然后才说道:“是的,朕和父皇说过,这些年,父皇数次封禅泰山而不成,不是他的功不够大,也不是他治理天下不够善,而是因为天下人口不够,上苍不同意父皇封禅。”
群臣不由得微微点头,皇帝这话怎你们听着味道有些不对啊!
“前隋人口近六千万,而大唐,多年征战生养,还不到两千万,以此封禅,岂不是笑话。”李承乾一句话,直戳百官心窝,他又急着说道:“故而不仅父皇决定不封禅泰山,便是朕,也在父皇面前起誓,将来大唐人口不足六千万,朕绝不封禅,真的子孙,也不许封禅……大唐人口不如前隋,皇帝有什么脸面封禅。”
“臣等有过!”群臣齐齐拱手。
“户部尚书!”李承乾直接看向了阎立德。
“臣在!”阎立德从百官之中拱手站出。
“朕问你,现在大唐有多少人口”李承乾直直的盯着阎立德。
“启奏陛下,贞观十四年天下察查,天下人口有三百零四万户,人口达一千三百五十万。”稍微停顿,阎立德继续拱手道:“如今八年来虽然没有大的人口察查,但基本可以肯定,如今天下有户数约三百九十五万户,人口大约一千八百万。”
如今天下能有一千八百万人口,其中多得益于收复辽东,这几年还不停的有身处在高句丽的前隋子民回归。
“三百九十五万户,这个户数朕相信是没错的,但是人口,天下人口,真的有那么少吗”李承乾幽幽的一句话说完,群臣下意识抬头,满脸茫然。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率先反应过来,脸色瞬间就变了。
“以往的时候,朕真的以为,是朕和父皇在人口之事上做的不够,惹上天不满,所以父皇封禅才屡有不成,但是今日……”李承乾冷哼一声,看向阎立德,问道:“长广稳住庄园死了那么多人,他们在你户部的人口损失之列吗”
他们是奴婢啊!
一句话瞬间出现在阎立德的心口,但随即,阎立德就直接跪了下来,叩首道:“臣有罪。”
“有罪的,不是你,是朕。”李承乾抬头,说道:“唐律有载,诸奴婢效力二十年后,可得自由身,朕今日想要改改,减一半吧。”
群臣惊讶的抬头,这事可就大了。
“前事不究,以前的事情,该怎样就怎样,朕不管,但从今日起,诸奴婢效力十年后,可得自由。”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平静的开口道:“赵国公,你有什么异议吗”
“臣没有!”长孙无忌神色肃然的站出拱手。
他如今终于知道,李承乾这些做法的真正核心,不是针对什么奴婢事。
皇帝,他要修改贞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