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如今朝堂,最大的势力是太子(第二更)(第3页)

“就是因为我们什么都没做,朝中便已经有了一位侍中,一位黄门侍郎、参知政事,一位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再加上一个中书侍郎,眼看着就要成为宰相的褚遂良……朝中总共才有八位宰相,谁看了不怕啊!”

“可是……”萧锐皱着脸,依旧难以置信的说道:“可是阿耶向来不理会争斗,刘相当初靠的魏王近一些,但魏王被废之后,刘相也很谨慎,岑相就更别说了,为陛下劳累而死,还有褚遂良,他更是和司徒走的极近,如何会让人忌惮至此!”

萧锐真的很不明白,他们这些江南人,从前隋开始,就在朝堂上战战兢兢的过活,如今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却被人一次又一次的打压,凭什么。

“你啊!”萧瑀看了儿子一眼,好笑的摇摇头,说道:“你看事情,多深入一些,如今的朝堂,最大势力你觉得是谁”

“还能是谁,自然是赵国公!”萧锐不解为什么父亲这么问。

“不,不是长孙无忌,是太子。”萧瑀嘴角闪起一丝苦涩,然后轻声说道:“于志宁是太子的人,申国公是皇后的亲舅舅,若是有事,他更多的会站在太子一边,而不会站在陛下一边。”

“赵国公”

“长孙无忌会站在陛下一边的。”萧瑀摇头,说道:“长孙无忌,杨师道都会站在陛下一边。如此,朝中宰相便是二对二,那么剩下的就是房玄龄,老夫,岑文本和刘洎……假设房玄龄会站在陛下一边,那么剩下老夫、岑文本和刘洎刘有可能助力太子。”

“仅仅是因为一个可能”萧锐脸色十分的难看。

“一个可能还不够吗”萧瑀没有正面回答,他神色平静的说道:“岑文本突然病故,刘洎失言,朝中已经开始了对江南一系的打击,褚遂良最聪明,保全了自己,那么剩下的,就是老夫和其他人了。”

“李义府!”萧锐突然打了一个寒战,那日在朝堂上,李义府说要追究剩下所有党羽的责任,原本并不是一句空话。

“告诉他们该调离出去的,想办法调离到地方去吧。”萧瑀轻轻冷笑,说道:“给人家把位置空出来,免得人家赶。”

“阿耶!”萧锐突然有些呆呆的看着萧瑀,问道:“阿耶,究竟是什么人,需要这么多的位置,便是司徒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位置啊!”

“陛下需要。”萧瑀看着儿子,轻轻闭眼,然后抬头道:“高句丽,漠北两次大战获胜,朝中要奖励功臣,需要大量的位置,你觉得这些位置会从哪里来,才会让这些以关中人为主的征伐大军满意!”

“我们!”萧锐两个字轻飘飘的说了出来,呆滞的眼神瞬间清醒,随即,他的脸色变得无比难堪。

“去吧,愿意走的人就走,不愿意走的,也别管。”萧瑀摆手,笑着说道:“你阿耶我也正好请命致仕,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好的陪陪阿姐,也是时候安享晚年的。”

“是!”萧锐这一次,再没有阻止。

等到萧锐离开之后,萧瑀看着桌案,这才轻声道:“太子啊,和陛下学的真像!”

……

萧瑀很快就写好了致仕奏本,只是看着上面的文字,他的神色一时间有些复杂。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随即,脸色苍白的萧锐已经不顾一切的闯进了书房,然后对着萧瑀拱手:“阿耶,阿耶,刘相……刘相他自缢身死了!”

“什么!”萧瑀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右手向前伸出,下意识的想要抓住什么。

“阿耶!阿耶!”萧锐赶紧走过来,扶住萧瑀的胳膊。

萧瑀轻轻摇头,叹息一声:“原来陛下从来没有想过要饶恕他!”

萧锐猛然抬头,随后,浑身如同陷入冰窖一样。

森寒无比。

贞观二十年(646年),萧瑀诬奏房玄龄结党谋反,被太宗斥责,益不得志。旋自请出家而食言不行,太宗因夺其爵,贬商州刺史。不久征还,恢复封爵。

姐姐萧皇后去世后,萧瑀内心深受打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染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