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臣,侍御史晋王掾李义府,弹劾宰相(第三更)(第2页)

“喏!”宇文崇嗣立刻拱手,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李承乾心中感慨一声。

他父皇这个天可汗,是一刀一剑杀出来的。

整个四方,但凡不臣服的,全部都会被直接诛杀。

便是吐蕃松赞,也必须做出表面的恭敬。

……

皇帝坐在御榻上,听着群臣禀奏一项项政务。

这些事情,李承乾知道,并且提前已经处理过了,但是今日,还是需要捡其中重大之事禀奏皇帝。

李世民看了神色认真的李承乾一眼,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向群臣之中,开口道:“朕在洛阳的时候,曾经下令,明年科举再开,吏部如今登记的如何了”

“陛下!”吏部侍郎崔仁师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如今虽然已经有不少人在吏部登记,但是数目已经相比往年要少。”

“嗯!”皇帝点点头,说道:“朕料到了,传旨下去,吏部登录时间,延长至正月十八,二月初八开考。”

“喏!”崔仁师立刻拱手。

李世民侧身看向李承乾:“太子!”

“儿臣在!”李承乾有些诧异的拱手。

“明年科举的事情,朕出最后一道策论题,其他的事情,你和吏部一起去做,给朕好好选出几个英才来!”皇帝有些自豪的看向殿中群臣,大唐每一次的科举都能够给他选出不少有用的人才来。

“儿臣领旨!”李承乾拱手,神色依旧有些疑问。

科举之事可不仅仅是出题,除了最前面的安排考场,中间的考题监考,还有后面的录取之事,难道这些他全部都要参与吗

皇帝说了,其他事情他都要去做。好像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科举。

“众卿!”皇帝抬头看向群臣,神色感慨道:“朕这两年东征高句丽,关中百姓支持不少,加上今日冬雪甚厚,传旨下去,免去关中百姓明年……一年田赋!”

殿中群臣全都忍不住惊讶的抬头,随后齐齐拱手道:“陛下仁厚万方,德被天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关中一年的田赋啊,皇帝说免就免了。

大唐这两年东征高句丽,朝中消耗甚大,虽然在辽东和高句丽也有不少缴获,但是说实话,还需要时间来消化。

也就是说,大唐的府库远没有那么充裕,如今还要免去关中一年的田赋,皇帝的决心是真的很难得。

李承乾躬身之间,神色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

其实这件事情,他和朝中诸位宰相已经都商议过了。

其实他们最一开始建议的,是减去关中地区百姓一年中三成的田赋,但是皇帝却是直接拍板,减去关中百姓一年的田赋。

因为到了大军从漠北返回,朝中立刻就要封赏百官和诸将士,到时候,会有大量的铜钱和金银赐下。

人们手上的钱多了,自然会出去。

到时候,关中的粮价,还有其他很多东西,都会涨价。

关中本来就缺粮,还要从其他地方调,损耗又大,这对关中百姓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

相反的,皇帝免了百姓明年一年的田赋,百姓手中有余粮,明年的粮价就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