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李承乾的馊主意(第一更)(第2页)

“原本平穰以北的沿海平原,差不多有五十多万人口。因战事,这些人被迫迁移到了平穰以南的沿海平原和东部山中,还有更东面的狭长平原中。”李承乾摆摆手,一旁的内侍将兵部描绘的高句丽地图拿了出来。

群臣同时看向了地图。

“如今的情况,高句丽西部沿海平原,包括平穰如今差不多有百万人口,甚至是百五十万;剩下差不多有百万多人口分布在山中的城池当中。”李承乾稍微停顿,看了李勣一眼。

李勣站出拱手,说道:“高句丽经过当年杨广三征,对于构筑山城进行防御很得心应手,而且他们在山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百姓,同时又依靠山中野味生活,所以,广阔天地,有个百万众并不奇怪。”

“另外,东部沿海地带的平原中,差不多也有几十万人口。甚至因为开战,高句丽还刻意迁移了不少。”李承乾拱手,然后说道:“当然,父皇,这里面必然有差错,但大体不差。”

李世民微微点头,看着李承乾问道:“所以呢”

“儿臣的建议,是先放弃高句丽东部山区不攻,全力拿下南北沿海平原,当然,还有平穰。”李承乾认真拱手。

“那就是一百五十万人口。”李世民缓缓点头,说道:“以高句丽南部沿海平原的产粮,扣一下,还是能养活不少人的。”

“陛下,不止一百五十万。”李勣拱手,说道:“高句丽山脉外围的山城,尤其是那些在出山口的山城也是都必须拔掉的,一旦那些那些城池,还有一些主动来投的,差不多能有两百万。”

“这便是如今朝中两三年积累之后,所能够支撑的最大战事规模了。”李承乾微微拱手,然后一句话将事情总结了出来。

殿中群臣顿时就明白,以如今朝中的情况,想要彻底灭绝高句丽并不现实。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攻下平穰,然后占据高句丽不多的产粮之地,同时阻挡山中杀下来。

这是对大唐最好的方式。

“看样子,朕想要一口气灭了高句丽真的不现实啊!”李世民轻叹一声。

“一次不行便再来一次。”李承乾诚恳的拱手,然后说道:“只要天下没有灾害,辽东和高句丽都能丰收,父皇攻克之后,只需要再等两三年,那么便能够彻底杀入高句丽山中,彻底灭了高句丽,让其为我大唐领地。”

“好,便如此吧。”李世民有些感慨,但也有些安慰和定心。

原本因为病痛而有些混沌的脑海,这一刻也彻底的清晰了下来。

李承乾说的,的确是对大唐最好的方式。

虽然他也有不甘,但他终究是李世民,这里面的利弊他还是分辨出来的。……

“不过儿臣纵观整个战事,想要顺利的按照父皇的意图平灭高句丽,还需要削弱高句丽的实力,同时还有一个地方也不得不重视……”李承乾微微抬头。

“百济!”李世民的脸色微微冷了下来。

李勣站出,拱手道:“陛下,此番大战,百济共出兵五万,还有民夫十万,大小船只数百艘,对我大军的影响不小。”

李世民出兵高句丽总共也不过水陆十万大军,百济就出兵五万支援高句丽,虽然不是倾国,但绝对是倾力了。

“所以朕试图通过售粮之事来挑拨百济和高句丽的关系。”李世民摇摇头,说道:“可惜百济在高句丽以南,海军攻灭又不现实,只能如此。”

杨广前车之鉴,只是海军的话,实在太容易被人埋伏了。

当然,也是因为如今的大唐水军实际上还不够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