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无忌,稚奴在太原开始求贤访老了(第一更)(第2页)

“喏!”长孙无忌接过奏本,细细的看了一遍,眉头却不由得皱了起来,最后看向皇帝说道:“太子每日辰时正便开始审阅江南各州县的户刑档案,到了戌时才离开武德殿,这也太……”

“太勤勉了吗”李世民轻轻笑笑,然后摇头说道:“太子是不甘于仅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的,既然房相给了他从江右开始的机会,那么便让他好好的试试吧,反正也只是长江以南。”

长孙无忌眉头一挑,低声说道:“光是长江以南的事情,就足够太子忙碌一两年了。”

“长江以南他若是能看的透彻,那么朕便将淮南,山南和剑南也交给他审查,这几个地方,事情就更加复杂了。”李世民面色凝重起来,天下之事,不是你坐在长安就能掌控得了的,尤其是地方。

地方之事千头万绪,繁复烦杂,能解开这些东西,或许太子便有了真正成为太子的能力。

长孙无忌跽坐在一侧轻轻点头,太子总是最知道该怎样在皇帝忍耐的权力边缘小心试探。

如今天下繁盛之地,基本都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最多算上一个九江和一个广州,其他的甚至很多地方都是蛮荒之地。

太子喜欢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反正也不可能威胁到皇帝真正的统治。

“太子还说,年底的时候他召集杜荷,房遗爱,曹王几个亲近之人,在东宫饮宴,让太子妃,带着高阳,城阳,还有其他公主,在立政殿与韦妃一起召集后宫嫔妃饮宴。”皇帝轻叹一声,说道:“这样也好,后宫也不能太冷清了。”

“太子是想借太子妃之手,和后宫处好关系。”长孙无忌一眼就看清楚了的李承乾的打算。

皇帝淡淡的说道:“只要他能专心了解江南的一切,那么其他的事情也不是坏事。”

抬起头,李世民轻声说道:“无忌,只有你我才最清楚,处理天下事究竟有多难。”

“是,陛下!”长孙无忌点头,事实的确如此。

“好了,长安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下,还有件事。”李世民的眼神微微冷了起来,然后轻声说道:“稚奴在太原开始求贤访老了。”

“啊”长孙无忌抬头,随即满眼茫然。

看到长孙无忌的模样,李世民微微摇头道:“晋王长史韦挺,并州都督府长史窦孝谦,并州司马胡广都是可依靠之人,还有太原县令侯知仪,晋阳县令李义琰都是难得的一时之选,便是许叔牙和李义府也都是可用之人,他需要弄什么的求贤访老。”

皇帝眼神彻底的冷了下来。

长孙无忌看着,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皇帝的嫡子都有夺储之心。李泰如此,李治也是如此。

然而诸子当中,最像皇帝的,竟然是太子李承乾。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晋王或许只是为了治理并州,至于其他,晋王没有出格之事后,还是什么都别做的好。”

皇帝缓缓点头,然后神色平静摆手道:“随他去吧,传信李义琰,太原的事情多盯着点。”

“喏!”一旁的张阿难躬身拱手。

长孙无忌瞳孔微微一缩,晋阳县令李义琰竟然是皇帝的人。

怪不得李勣在太原的时候,就对李义琰那么客气。

李世民抬头,说道:“朝中现在还算平静,那些人还没有动起来,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最后会怎样。”

“是!”长孙无忌知道,皇帝东征,长安也好,并州也罢,天下从来就没有脱出皇帝的掌握。

暗中藏着的那些人,皇帝也是在用太子和晋王来钓他们。

同样的,这也是一场,皇帝对于太子和晋王的考验。

“无忌,回复长安,太子所奏,朕一概照准,年底了,让多关注朝中老臣。”稍微停顿,李世民又补了一句:“朕虽然不在长安,然宫中规矩和往年相同,诸嫔妃有家人探视着,让内侍省好好安排。”

“是!”长孙无忌沉沉拱手。

……

腊月二十七日,贞观殿。

房玄龄,高士廉,萧瑀,尉迟敬德,郑仁泰,李怀俨等人各自站立文武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