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东征之前,皇帝密旨(第一更)(第3页)

李承乾在心底不由得感慨一声,好在他提前调整了自己策略,不然如果自己真的要趁着皇帝东征做什么,倒霉的只会是他自己。

……

皇帝坐在御榻上,平静的说道:“天下东征,监察更重,是以聿求左辅,命掌元戎,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岐州刺史、宋国公萧瑀,志怀忠确,厉精理术,可侍中。”

皇帝一句话,群臣全部惊讶的抬头,萧瑀竟然再度拜相了,侯君集原本争了许久的侍中之位,最后竟然落在了萧瑀手中。

面相古朴,甚至有些刻薄的宋国公萧瑀站了出来,跪倒在地,沉声道:“臣萧瑀领旨,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都平身吧。”皇帝摆摆手,李承乾,房玄龄和尉迟敬德,丘行恭,薛大鼎,萧钧,萧瑀全部都站了起来。

李世民看向群臣中的高士廉,开口道:“端揆之职,综理百司,舅舅为尚书右仆射,协助房相治理朝政。”

“喏!”高士廉立刻站出,拱手道:“臣领命。”

“安德郡公。”皇帝看向来中书令杨师道。

杨师道立刻站出拱手:“陛下!”

“你监管吏部,诸事多辛劳一些。”李世民看着杨师道点点头。

“臣领旨。”杨师道认真拱手。

“其他诸卿留守长安道,也多辛劳一些。”皇帝目光从每个人身上扫过,笑着说道:“吏部依序记功。”

“多谢陛下!”留守的群臣这个时候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皇帝的脸色平静下来,看向群臣道:“此番攻略高句丽,实因高句丽自乱,盖苏文弑其君,贼其大臣,残虐其民,今又违我诏命,侵暴邻国,此刻讨之,若能有城,则东北宁静,天下有安,不可不行。”

群臣齐齐拱手道:“臣等谨遵陛下圣旨,陛下武德巍巍,必将讨平而返。”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三日之后,祭祀嵩山洛水,敬拜天地山川,然后出征。”

“喏!”群臣齐齐躬身。

……

乾阳殿侧,李承乾快步的朝着贞观殿走去。

夕阳余晖,宫灯初上。

贞观殿中,依旧人影晃动。

李承乾步入殿中,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站在沙盘之前,和皇帝低声说着什么。

明日祭祀嵩山和洛水之后,皇帝就要出发了。

但很多事情依旧没有安排妥当。

或者很准确的讲,事情永远没有能完全安排妥当的时候。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李世民转身,看到李承乾,然后看向群臣,微微摆手道:“今日便到这里吧,剩下的,路上再说。”

“喏!”群臣拱手,然后各自退去。

等到群臣离开之后,皇帝才走到了殿门前,看着外面,开口道:“太子,你觉得,朕此番东征之后,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承乾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问,略微思索,他小心的开口道:“儿臣以为,是粮草。”

“粮草”李世民听到这个答案有些意外,侧身看向李承乾,示意道:“你说说看。”

“是!”李承乾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儿臣想请旨,明年秋收时,在江南,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粮食,然后运到河北贩卖,以低于河北市价一成的价格出售粮食。”

李世民微微一愣,说道:“你是想要……你细说!”

“是!”李承乾躬身,说道:“父皇,每年到了秋后,江南丰收,江南之地的粮价会跌个两三成,甚至会有奸商继续压价,故而儿臣想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粮食,以让江南安定。”

“继续。”

“而河北之地,因为大战缘故,粮价必然会涨,所以等到这批粮食运往河北之后,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出售百姓,那么河北的百姓也能安稳。”

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这里面一进一出,其实依旧还有不少盈利,足够抵消运输和人力成本。而且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动用常平仓。”

“常平仓。”皇帝点头沉吟,突然他看向李承乾道:“你不会是担心有人会在常平仓做手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