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算力需求(第2页)

将整个避难所所有的公共空间,都置于监控下。

然后要求避难所的所有居民,随身携带手机。再对没有手机的部分人,发放监控手环。

这些流程,基本复刻了苏武当初对青柠避难所的整合过程。

而好处也相当明显。

在人工智能的指令,能够借助手机和监控手环,顺利的传递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之后。

整座避难所中的秩序,立刻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开始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原本的工厂,种植园等等,都陆续恢复正常运作。

只是,伴随着景园避难所的稳定。

苏武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难题。

人工智能的算力,不够用了。

如今,从工业生产,到采矿运输,到指挥武装集群,再到数十万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需要人工智能来维持。

庞大的需求缺口下。

原本已升级过,达到超级计算机水准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微型机甲的战术电脑。

都已经有些不堪重负。

“必须再升级一次算力了。”

苏武沉思着。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看苏武目前已经能够自产中端芯片。

还通过占领景园避难所,以及在过往长期的对外交易中,积累了数量过万的顶级智能芯片。但哪怕把苏武手中目前所有的芯片加起来。

其算力之和,也依然比不上避难所中作为人工智能载体,由生存点升级过的那台超级笔记本电脑。

具体的比例

大概要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的集合,才能达到与超级笔记本电脑相同的算力。

并且数量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关键是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一小时的耗电量高达1万度。

把青柠避难所那十台600千瓦火力发电机都算上。

苏武避难所目前的发电量,加起来也不够这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所用。

而相比之下,同等算力的笔记本电脑,每小时仅仅只需要100度电。

双方的算力成本,相差了整整一百倍。

“就用45点生存点,再增加相当于三台超级笔记本电脑的算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