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突袭的风暴(第2页)

 深夜。

 看不到一丝光芒的漆黑天幕下。

 肆虐大地的风力有所减弱。

 根据广播中官方发布的消息,目前江河市进入了风暴的间歇期,但在未来两到三个小时后,仍然会有大概率遭遇更加强大的风力袭击。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十七级以上。

 十七级风暴。

 已经是人类划分风力等级中的最高级。

 名副其实的天灾。

 苏武那栋位于地表的二层楼房,不一定能在那种等级的风暴下幸存。

 “必须抓紧时间,抢救地面的物资。”

 有些昏昏欲睡的苏武,在这则官方消息的刺激下重新清醒过来。

 他暂停了避难所的所有工作,将位于地下四层的工程队,刚刚制造完成,尚未正式投入工作的特种运输车,还有所有的建筑机器人都派遣到地面。

 让它们紧急把地面上的物资都搬运进避难所内。

 同时还不忘给远在江河市城区避风的大型货车,下达回归避难所的命令。

 现在赶路固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相比于即将面临的那场恐怖灾难,这点风险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废旧家电,管材线缆,橡胶轮胎等等优先转移。”

 “然后是放在住宅楼内的卫生纸,肥皂,塑料制品。”

 “最后是水泥和钢材。”

 打开临时存放在地表的物资清单。

 苏武按照重要性的不同,整理出了各种物资转移的先后顺序。

 这个顺序中,有一个略微异常的现象是,作为收购价格相对较低的废旧家电和废旧轮胎,反而是最优先转移的对象。

 之所以会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重量较轻,体型又不规则,属于最容易被大风卷走的物资。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本身蕴含了多种稀有金属,是以后制造多种精密机械必须的原材料来源之一。

 没有这些废旧家电的存在,苏武连多生产一台建筑机器人都会相当困难。不说绝对制造不出来,但最起码,耗费的生存点肯定要多上不少。

 然后卫生纸,塑料制品等等,都属于相当占据空间的消耗品。它们对存储环境要求不高,放到空间有限的避难所中非常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