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所以,因为太平天国的骨气,让列强们知道了,还是满清好啊!

 因此,后来列强又是出兵,又是出武器装备的,在曾国藩的统帅下,和李鸿章,左宗棠一起,最终灭亡了太平天国。】

 ...

 “哎”永乐时空,左宗棠用手捂着自己的额头长叹了一口气。

 ...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这也是几千年时间里,许多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简单点来说,就是农民起义很多时候,只会破坏原有的秩序,却无法建立起新的秩序。

 这破而后立,只有第一步的破,而没有第二步的立。

 那没有破这一过程,直接立行不行呢?

 想要不破而立,大概就是变法改革吧。

 但变法改革其实也是破而后立,只不过是小破,不是大破!

 只是,变法改革往往都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而最终失败。

 所以,不破掉原有的秩序,很难建立起新的秩序。

 而历史上的农民义军,刚开始,往往是打土豪分田地,完成了土地、财富的重新分配,但因为没有有效的组织新农民的力量,无法源源不断的生产出价值。

 就像李自成的口号:“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口号就有严重的问题,不纳粮,军队吃什么啊?打土豪这种事情,是一锤子的买卖,不可能一直靠这个呀。

 那么,在古代,地主乡绅是民间基层管理者,无数的农民都需要他们来组织,才能形成统一之力。

 所以,如果没有找到替代地主乡绅的功能之前,对他们一味的打击排挤,就相当于失去了对广大百姓的组织力,控制力。

 这样,即使兵锋盛行一时,但后继无力啊!

 就像整个历史上,新王朝的建立,少不了农民起义打头阵,去破坏原有的秩序,但最终却是另外的人,站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秩序,得到了最终的果实。

 而整个华夏的历史上真正成功建立了新时代的农民起义就两个。

 一个是朱元璋,一个就是新华夏。】

 ...

 “啊~~那吾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成功啊!”张角仰天长叹。

 ...

 “哎,路在何方呢?虽然天幕您说得有道理,可是朕总感觉有些似懂非懂,总是没办法完全理解啊。”

 唐僖宗时空,黄巢不由得感叹道。

 ...

 元顺帝时空:“可恶,这朱元璋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啊,怎么就是找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