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落榜生(第2页)

“恭喜,恭喜,子美老弟也能一展所长了。”李白笑呵呵的说道。

杜甫赶忙拱手道:“那太白兄,小弟这就赶紧回京城!”

李白道:“本来还想和你多多交流一番的,不过,这是正事,我也就不能留你了。”

杜甫道:“谢谢兄长,兄长,小弟走后,您可不能再多喝了啊。”

李白道:“放心,自从上次之后,我就没喝过,这不是你到了这里,我才解禁呢。等你走了,我也不喝了,还是干正事要紧。”

...

【第二个,吴承恩!

提到这个名字,那只怕是跟李白杜甫相比也不遑多让。

因为,他创作出了被誉为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列。

吴承恩是嘉靖-万历时期的人,也是参加了多次科考,但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成绩,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被补录了一个贡生的名额,在南京国子监学习。

后来,在嘉靖35年的时,当了新野的知县,到处考察,写下了《水利议》。

所以,吴承恩不仅是个华夏历史上最着名的小说家之一,还是一个水利专家。

但是,他当了两年的知县后,就被人诬告,只能辞官归隐。

万历元年,《西游记》编纂完成。

万历十年左右,吴承恩去世。

万历二十年,西游记正式出版。】

...

“朕这一朝的人?吴承恩,还当过县令?还是水利专家?被谁诬告了?去调查清楚,把吴承恩召到京城来,朕来亲自考核一下。

顺便,让他带上他的西游记,哦,现在应该还没完成,但总该已经在写了吧。”

嘉靖帝面无表情的朝张居正说道。

...

【第三位,沈万三!

说起这个名字,那又是一个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无人不知的人。

而且,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但基本都是用来黑朱元璋的。

关于他和朱元璋的故事,流传得非常的广,相关衍生的文艺作品也很多。】

...

“什么?是不是又是那些建奴干的,黑朕?这些苟日的可恶的东西!”

朱元璋瞬间暴跳如雷。

...

“...”乾隆看到朱元璋的样子,差点就要开口说两句,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

【具体怎么回事呢?

话说这沈万三是个商人,在当时那是非常的有钱,据说是江南第一富豪!

和春秋时期的范蠡(陶朱公)齐名,被无数商人膜拜!

在朱元璋攻下南京城之后,他赶忙投效,并出资帮朱元璋修了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墙,还拿自己的钱犒军。

结果这引起了朱元璋的嫉妒和贪婪,在之后找了个由头,要将沈万三杀了,抄他的家。

幸好马皇后劝谏,才改为了流放云南,最后死于云南。

不过,这是《明史》说的。

在一些后来的文艺作品里面,甚至还加上了刘伯温,说沈万三和年轻的朱元璋两人穷得掉裤子,碰到一起后,就结拜成了兄弟,刘伯温就拿出了一个聚宝盆和一把刀,沈万三选了盆,朱元璋选了刀。

后来,沈万三发财了,朱元璋也成了义军的重要头领,时不时的就找沈万三打秋风,明借实抢的拿去当军费,等到明朝建立之后,更是将沈万三抄家。

...

关于《明史》里相关记录,已经基本上可以板上钉钉的清朝的污蔑。

而清朝篡改明朝历史的事情,也是共识,只是具体篡改了哪些事情,这个需要仔细考证。

而关于沈万三的事情,确实是漏洞百出,而且还有其他证据佐证。

就比如《吴江县志》显示,上面有写道,张士诚占据这里的时候,沈万三已经死了,并且还提到明史里相关的记录,说到底谁真谁假,不知道。

另外,更直接的就是,沈万三的儿子沈荣的墓志铭显示,沈荣死于洪武九年(1376年)秋八月,享年71岁。

而且上面在提到沈荣的生平之时,用的是先父以前是如何如何教导,说明沈万三在沈荣之前已经死了。

同时,流放云南这件事也很奇怪,因为要到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才派大军出征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