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下西洋是亏了还是赚了呢?(第2页)

 仿佛是只要我华夏还存在某一个方面还没成为世界第一,那华夏就依旧很弱。

 拿某个知名学者说的话,就是这些跪族总是拿着自家的厕所去跟别人的客厅对比,然后不断的贬低自己家!

 有本事厕所比厕所,客厅比客厅啊!

 二则可能是因为思维惯性,西方强大了数百年,如今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还没有意识到,还在跟着西方一起敌视华夏。

 三则是因为收钱了!毕竟普通人平时也就是看看视频打发时间,偶尔兴趣来了随便发几句言,表达一下,也不求多少人能看到,只是发表一下感慨而已。

 谁没事在网上整天费尽心思的做视频,发视频,发这个那个的,没钱赚,发个嘚啊,明天不用上班的吗?

 所以,一些激进的网友表示,现在的华夏是闷声发大财,就是缺一架,只要打上一架,估计网上的跪族能立马减少99%!

 而那些一直跟着西方的小弟,估计也会立马调转跪拜的方向!】

 ...

 “那就打啊!犹豫什么呢?”秦始皇十分不满的哼了一声。

 ...

 “那还犹豫什么,直接打回去啊,报仇啊!”汉武帝同样是十分不满。

 ...

 应该说,这些古代帝王们,大多数都表示不满,有这实力,干嘛不暴打他们一顿,还要让他们整天哔哔,不烦死吗?

 ...

 “朕还以为是朕做了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样。”

 这下子,朱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未来干了什么事情,祸害了大明。

 但天幕解释的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是怪在他的头上。

 ...

 “这样好吗?”山东大汉低头沉思。

 在他的对面,一个身形比他稍微小一点,但也依旧十分强壮的人抓了抓头,道:

 “老师,我觉得没问题,与其让那些什么虚伪的西方人抢了,以后来欺负我华夏,给我华夏造成那巨大的灾难。不如我们先去抢了,然后再去教训那些西方人!”

 “如此,倒也似乎有些道理!”大汉点了点头。

 ...

 历代时空,无数的人懵了。

 因为这个大汉露过几次脸了,很多人都很怀疑他就是孔子。

 但是,这话是孔子能说出来的吗?

 儒家信仰和?仁义道德的至圣先师呢?

 ...

 【扯远了,回到刚才那学者说的,他的意思就是朱棣只想着让郑和船队到处宣扬国威去了,光顾着面子上舒服,却不知道去占领地盘,收取资源供自身发展,结果几百年后西方到处抢去了。

 当然,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之时单纯的宣扬国威,涨面子吗?

 那还真不是,不然也不会搞那么多次了。

 虽然明朝的很多资料档案都被清朝给销毁了,很多事情有时候搞不清楚。

 以至于在很长时间,人们认为郑和七下西洋是打开了观察世界的通道,但却是劳民伤财,亏损严重的。

 所以后来才再也没有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了。

 但是,根据现在的学者们研究后,认为郑和七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更重要的是做生意,不仅不是劳民伤财,反而是大赚特赚。

 因为在当时的海外那些地方,虽然文明程度和大明相差有点大,很多东西都制造不出来,就比如瓷器,但是海外也有大明没有的特产啊,原材料这些。

 这些在当地不值钱,但是拿到大明就值钱了,就像瓷器在大明很普通,但是到了海外一样值钱,这就是商业流通的核心道理之一,互通有无。

 就像在过去的西方,也是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在路上碰到个人,想知道他有钱没钱,只需要闻一下味道就知道了。

 要是对方身上有胡椒味,那就是----有钱!

 而后来的大明,为什么不继续搞这事了?

 一些比较偏向阴谋论的人呢,认为这是严重影响了士绅团体的利益,因为郑和船队在海上航行着,那些走私团队就不敢出海,就没法赚钱了!

 所以就像朱见深想要重启下西洋行动,却遭到了满朝的反对。

 但是,这个说法怎么说呢,我不知道怎么样反驳,但就是觉得有些过于偏向阴谋论了。

 我感觉比较公正的解释呢,确实跟朱棣的政策有一定的关系,是他的行为,导致了后来这事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

 ...

 “朕的行为?朕的什么行为?”朱棣有些发懵。

 ...

 “什么行为呢?朕看就是那些官员想自己走私,所以才反对!”汉高祖刘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