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鸡蛋的故事(第3页)

“什么意思?吃不起鸡蛋是什么意思?难道是鸡蛋很便宜?”清朝,乾隆皇帝也是一脸的疑惑。

 

“你们,谁告诉我,外面的鸡蛋到底多少钱一个?不准骗朕!来,刘墉你说!”

 

刘墉看着乾隆那愤怒的样子,一咬牙说道:“陛下,外面,外面一两银子400个!”

 

“什么?你们的蛋一两银子400个?朕的蛋34两一个?反了,反了!”

 

...

 

“哈哈,乾隆的蛋34两银子就能买吗?那朕给你68两,把你那两个蛋给朕,朕拿去喂狗!”

 

汉高祖刘邦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

 

几个画面,让历朝无数的观众都是捧腹大笑。

 

痞子还真是痞子,他们的注意力都在鸡蛋的价格上面。

 

就这刘邦...

 

乾隆看到刘邦的画面,也是瞬间反应过来,当然也是更加的暴怒了。

 

与此同时,在许多时空的皇帝们,也都在大笑过后,冷静了下来,一个个的脸色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因为,他们的鸡蛋,似乎也很贵!

 

“混账!”

 

“反了!反了!”

 

...

 

无数时空的皇宫内廷,许多的太监这一刻简直恨死了天幕了,前面他们还在感谢上天,能给他们正名,证明太监里面也是有好人的。

 

但这一下,直接砸了他们的锅啊!

 

...

 

【李芳的事迹就这些了,接下来是第三位。

 

陈矩,生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于嘉靖二十六年进宫,在万历年间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

 

陈矩的史料也比较少,不过史书记载,他的人生信条是:“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他既不贪财,也不乱权,也不搞内斗,只是尽力的匡正时弊。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妖书案”再次爆发,搞得万历皇帝暴怒,陈矩也是尽量的公正处理,不涉及无辜人员,保全了很多大臣,最终让这场事端平息了下去。

 

1607年,陈矩在内直房去世,去世时端坐在椅子上。

 

他死后,万历给他立了清忠祠,许多百姓都去吊唁,文武百官也几乎都到场了,就连内阁三辅臣也穿素衣前去祭奠。

 

清朝大臣张廷玉说:“(明朝的宦官)虽断续之间出现了如怀恩,李芳,陈矩这样的贤者,然利一而害百也。”

 

这就是在明史上被评价为贤宦的三人的大致情况了,从以上内容来看,三人也确实担得起这个贤字。

 

不过,很显然,史书的评价,还是过于片面了一些。

 

就像张廷玉说的,利一而害百,这用在那些官吏身上又何尝不是呢?

 

从历史的大势来说,当王朝处于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吏治也是清明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官吏都还是好的。

 

当王朝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往往吏治也腐败掉了,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官吏都已经变质了。

 

所以啊,用一个群体印象去看待一个人,这是不合适的。

 

那么,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吧。】

 

...

 

“可恶,什么妖书案,怎么一会儿这案,一会儿那案的?我大明怎么这么多幺蛾子?”

 

随着天幕的逐渐暗淡,朱元璋却是依旧要被气炸了。

 

虽然,天幕盘点的是他大明的贤宦,可是内容,却揭露了很多的大明的烂事,这能不让他暴怒吗?

 

群臣都被吓得不敢言语,过了好久朱元璋才消了气,让大臣们回去了。

 

...

 

清朝,乾隆时空,御膳房,乾隆拿着鸡蛋朝着那些太监砸了过去。

 

“34两!”

 

“朕让你们34两!”

 

“你们就是这样忽悠朕的?”

 

“你们就是这样坑骗朕的钱的,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

 

嘉靖帝时空,同样,嘉靖帝也在御膳房大发雷霆。

 

反正今天的视频,介绍了三个宦官,他也没什么在意的,但是那什么鸡蛋的事情,简直要气炸他了。

 

没错,他这里也一样,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鸡蛋也是死贵了。

 

“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