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不屈的精神(第3页)

 

 王积翁想要联合十几名官员给文天祥求情,但降元的留梦炎不同意,他认为文天祥要是出去了,多半又要跑回老家起事。
 

 后来,元廷将文天祥子女的书信给了他。
 

 原来,他的妻妾子女当初大多被俘虏,如今正在做奴隶,对于她们的遭遇,文天祥虽然深感悲伤,却没有任何办法。
 

 后来,忽必烈召见文天祥,想要再次劝降他,但文天祥依旧不投降,只求给他一死。
 

 忽必烈同意了,但很快又反悔了,只是当他派人去收回命令的时候,文天祥已经被处死。
 

 他写下的诗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等等,激励了后世许多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亡而抛头颅洒热血。
 

 总的来说,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宋末的英雄,在军事上的部署确实是出了很多的问题,导致一败再败。
 

 其中,文天祥在军事上的表现相对比其他两人好上一些。
 

 但这也并不能怪他们,毕竟宋朝一贯的是重文轻武。
 

 以至于国难之际,没有良将可用。
 

 若是能给他们一个李定国,说不定局势还能好些。
 

 而那南明李定国也是同样可惜,他军事才能足够,却没有优秀的内政人才帮助,孙可望内政倒是挺好,但偏偏爱搞内斗。
 

 不过,即便是给文天祥他们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怕是也很难扭转天下大势。
 

 依我看 ,唯有创立新华夏的那位不世出的伟人,才有着逆天改命的本事!
 

 想想当初,那位伟人,为了给全天下的穷苦百姓争得一条出路,内有代表着大地主大官僚却对外国卑躬屈膝的国府残酷镇压,外有倭寇全面侵华。
 

 整个华夏几乎都失去了希望,只有他,清楚的洞悉了华夏和世界的局势。
 

 一篇文章,堂堂正正的公开预测了整个世界和华夏战局的走势,给了全华夏人希望。
 

 敌人即使知道了战局的演变,也无力改变,最终只能灰溜溜败退而走。
 

 只有这样的伟人,才能带领处在落后的农业时代的华夏,在世界工业强国的夹缝之中求生存,并且最终站立起来,击败倭寇,击败软弱的国府,强硬的宣布:
 

 华夏人民站起来了!
 

 华夏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
 

 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华夏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