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顶尖专家(第2页)
“你有什么要求?”秦耕开门见山。
“我要求不多,给我一个团队,每年保证我有600万的科研资金。”
邓红卫也很直接,他这个要求其实也不低了,一般,院士的科研经费也只有这么多。
前世,秦耕到了2020年之后,他才有一年达到过600万科研经费,其他年份,一般都只有几十万,多的年份超过100万。
但是,现在的600万,那属于狮子大开口。
几个人,都紧张地等着秦耕反应。
他们虽然都看到了昆医的广告,说科研经费上不封顶,但没有人会相信这话,怎么可以不封顶呢?
顶,肯定是要封的,所谓不封顶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秦耕此时说出一个具体的不能突破的具体数字,大家一点也不会说他言而无信。
谁知,秦耕毫不犹豫就点头了,“没问题,600万,这不是大数字。”
众人一听,吓了一跳。
他们最近都是出成果的时候,但科研经费都很紧张,邓红卫每年只有80万,为了多一点,他们要绞尽脑汁。
有了头一个,后面的人信心大增。
这一位是刘晓明博士。
这位是呼吸内科领域的传奇人物,今年38岁。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毕业后赴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师从国际呼吸病学名家 dr. robert thompson 攻读博士。
他关于 Copd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关联的研究成果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震撼国际呼吸学界。
留学期间,在 nih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提出 ipf 创新治疗方案被多国借鉴,又在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进修先进支气管镜技术,回国后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
回国后,他身兼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等多项专业要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际呼吸学会 “青年科学家奖” 等诸多荣誉。
科研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绘制哮喘气道细胞图谱,研发的无创呼吸监测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广泛应用。
临床 15 年,诊治超 患者,完成 3000 余例手术, 让所在医院天津医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诊疗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