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新技术

老院长中风了,还是超大量出血,按照一般常规,6小时之内肯定咯嘣,这是大家都认识到了的风险,只是大家不明说而已。

 现在秦耕提出了新的治疗思维,那就是说秦耕不认为6个小时是大限时间。

 “你觉得还能活下来?”

 问的也够直白的了。

 “是的,成功的概率超过5成。”

 秦耕尽量的不说太夸张的成功率,其实,他在勐养的成绩达到了9成的成功率,但针对不同的病人,成功率不是一概而论。

 这个病人属于超级大出血,他这个个体达不到9成的成功率,但也绝不止5成。

 家属一听,黑夜中看到了光明,赶紧说:“做!做!做!”

 人活着,对于某些家庭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老院长的工资很高,他本身就是老教授,加上行政级别也高,他的工资比他们家其他成员加起来都高。

 他有恐怖的147元的高工资!

 相当于二级教授的工资。

 这个工资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虽然老院子一家7口人,除了两个孩子没有工资,另外4个人都是拿工资的,但老头子这笔钱才是他们高消费的物质基础。

 老头子不能走!

 这是一家人的共识。

 现在,秦耕说可以穿刺,家属也同意,站在一旁的医务处的老处长看到了风险,“你怎么定位?”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颅内,你也许知道是左侧还是右侧脑出血,甚至你还能判断出血是在脑叶,还是基底节,还是丘脑,或者是脑干,但是,穿刺的时候,你进针的方向,深浅,你怎么定位?

 这属于一个几乎完成不了的难题。

 当这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按理,秦耕就应该知难而退了。

 但是,秦耕微微一笑说:“很简单的,我成功穿刺过不下2000个这样的病人!”

 2000?

 这可是太吓人了。

 秦耕也马上意识到说漏嘴了,他这一世毕业还没有2000天!

 “不是,我不是说穿刺了2000个病人,而是研究过2000个脑出血病人,所以定位不是很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