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会前夜的烦恼(第2页)

 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他的学生汤少华被授予“名誉主任委员”称号,并且已经是第二次了。

 他曾经是主委,他做主委做了10年,现在因为年纪大了,就不再做主委了。

 汤少华本身也是科学院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的院士,今年73岁了,他只比他老师小13岁。他本身在学术界的地位就极高。

 刘庆余,301医院的消化内科专家,今年也70岁了。

 海因里希·迈尔的母国是德国,他一直在沪市第一医学院工作,上海解放前就在这里,解放后,他继续在这所大学任教,他是全国有名的专家,担任《内科学》的主审。

 程希印是第二医学院的消化内科专家,他是《内科学》教材消化内科的主编,今年78岁。

 还有几个顾问,秦耕大多不认识。

 只有一个叫程敏的,秦耕心里紧了一下。

 他就是秦耕所在附属医院的程教授。

 秦耕没有听过他的课,他上大学的时候,程敏应该是因为年纪大了离开了讲台。

 是的,程敏今年71岁了,再过十年,他就应该是80多岁了,即使还带研究生,也不再给本科生讲课了。

 不管怎么样,程敏是秦耕的故人之一。

 秦耕眼睛落在候选主任委员松程丽的简历上。

 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杂志社医学部联络人,世卫组织消化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亚太区副主任,上届全国消化内科学学会副主委,博导,等等称号。

 再看候选副主任委员张晓明,周熙云,江孜月,秦耕的简历,除了秦耕的非常奇葩,并且很难看之外,这几个人都非同小可。

 张小明,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上届学会的常务理事,《内科学》副主编之一。等等。

 周熙云,中山医学院消化内科主任,上届学会就是副主委,《内科学》编委之一。等等。

 江孜月,同济医学院消化内科主任,上届学会也是副主委。全国大专《内科学》主编。等等。

 再看看自己。

 秦耕只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

 别说什么头衔了,就连学历和所在医院也都是羞答答的,这让他怎么好意思去见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