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诊(第2页)

 他在急诊外科上的造诣,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他半句不愿意的话都没说。

 骑上温顺的马,跟着来人出发了。

 一路上,两边都是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大森林,森林里光线昏暗,气氛阴森,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说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但这条路对于傣族人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们经常穿梭其中,很少会遇到危险情况。

 然而,对于外来者而言,这里未必没有未知和潜在的危险。

 秦耕背上背着出诊箱,腰上别着一把弯刀,这把傣刀很锋利,一刀能砍断一根水竹。

 他们已经走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段时间里,他们穿越了茂密的森林、翻过了陡峭的山坡、跨过了湍急的河流。

 终于到了。

 一个很小的寨子,只有十几户人家,四周都是原始森林。

 病人在二楼。

 秦耕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伤,要不是碰巧在我手里,换个医生,真的很难处理。

 “年轻的小医生,这手术,你敢做吗?”病人是一个50多岁的精瘦男人,用威严的目光看着秦耕,心里有些怀疑。

 秦耕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没问题。”

 他的语气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仿佛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我说,要是你做不了,也不要硬挺,我们可以等明天天亮了把昌岳西请来。”病人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秦耕。

 秦耕微微一笑,说:“不要等明天,也不能等明天了,等到明天,治疗起来很困难的,会感染,还可能得败血症。”

 于是病人也不犹豫了,讲述了受伤的过程。

 他是被野猪咬的。

 开始检查伤口。

 大腿撕裂了一大块,股四头肌撕裂了一大块,臀部,也咬了一块肌肉,损伤的包括皮肤,筋膜,肌肉和几根肌腱,临床上属于多部位复杂外伤。

 手术有难度。

 但是,从秦耕的眼神里,根本看不到任何胆怯和犹豫,有的全是自信与轻松。

 “我要三把强光手电筒。”

 秦耕开始吩咐周围的人准备东西。他要一个简易的无影灯,三盏猎人用的手电筒同时照射就是无影灯。

 “我还要一碗醋。”

 临时手术室要消毒,用醋蒸发在空气中杀菌是个简单实用的办法。

 “还要一大锅烧开的水

!”

 无菌水洗伤口是必不可少的。

 在医院,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但他不可能带这么多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