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军至北海(第3页)

 有一说一,在青州郡相里,孔融比起其他尸位素餐的蠹虫官吏,要强上许多。

 “此言差矣,玄德公才是对北海有大恩,不如这般,我称使君为玄德,公呼我为文举如何?也少了彼此疏远。”孔融短短几句话,就拉近了与刘备的距离。

 他也是少年成名的,最初能称几声玄德公还能接受,可若一直称呼玄德公,那就有点搁不住了。

 不知情的或许以为他也是溜须拍马之徒,那就毁了孔氏的名望了。

 除非刘玄德再进

一步,做了青州牧,他再改口才不会有人说闲话。

 孔融趁着说话间隙,仔细的打量的刘备。

 自从王脩返回北海,嘴里就一直对刘使君赞不绝口,孔融也略感好奇,故派人多去乐安与济南打听其事。

 听闻刘玄德在各郡蓄养民生,置官学以提拔干吏,他也在北海跟着施行。

 设置城邑,设立官学,推举贤才,表显儒术。

 引得众儒连连称赞,而孔融则不将功劳揽在自身,直言说道:“诸位勿夸,吾不过是跟刘玄德所学而已。”

 无形之间,使刘备的名声,再次在北海传开。

 也让他相信刘玄德可以带着青州走出泥潭,故毫不犹豫往朝堂上表刘备为青州刺史,那时还是董卓当政。

 让他也有些迟疑,不知天子会不会准奏,抑或会被董卓拦下。

 不知为何,董卓竟没有从中作梗,朝堂爽快同意了奏表。

 孔融哪知道当时董太师被袁绍一干人,搞得焦头烂额,只要不表与袁绍有关系的人为官。

 都可以卖个人情拉拢对方,哪怕刘氏宗亲,能互相内斗起来最好。

 孔融与刘备在郊外交谈了一番,然后指着剧县说道:“玄德不妨先进城罢,郊外非谈论之所。”

 揖礼后,遂带着官吏在前边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