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书传山里听雨

第345章 终于通过(第2页)

 他心中准备对高笙书的一系列操弄不了了之,是因为他作为最高的统治者,他深知眼下彻底消灭蛮夷的重要性,既然户部拿不出银子,就让高笙书在那边折腾,反正那十三个州都是穷乡僻壤,高笙书能折腾出银子来,他倒是乐见其成。但是,对于其他州郡地方,他是绝对不允许朝廷的权威受到挑战。

 不过,他自然不会自己来驳斥曹师堂,而是把球抛给了刘宇涵:

 “刘宇涵,适才吴国公的这个提议如何,你这个户部尚书也替朕出出点子吧。”

 曹师堂这个问题事先没同刘宇涵商量,他一时也不明白曹师堂的用意,对于刘宇涵这个户部尚书来说,盐铁官营和矿产官办是一块大肥肉,他岂会同意这么随随便便把这项权力放弃。

 眼见自己无法改变景德帝支持高笙书的决定,但他必须要保住其他地方的官营之策。于是他赶紧说:

 “陛下圣明,臣适才聆听了陛下金口玉言,臣才明白了陛下的一片苦心。那高笙书擅自取消边关十三个州郡的盐铁官营和开矿限制之策,乃事出有因,臣建议,待他彻底击破蛮夷后,再将那些州郡盐铁矿产恢复官营。至于其他州那地方,臣建议不可盲目跟从,一旦形成气候,难免伤及朝廷根本。望陛下三思。”

 景德帝听着刘宇涵的话,微微一笑,说:

 “呵呵,据你刘宇涵如此说来,这边关十三个州郡倒暂时成了独立王国了,嗯,上回朕既然准了你们户部的条陈,下旨削减了边关军费,那这回朕再准了你刘宇涵的提议。待高笙书讨伐蛮夷凯旋归来,那些州郡立刻恢复原来的官营之制。至于其他州郡地方,都不可擅自改变官营之制,否则,严惩不贷!”

 到了此时,澄如已经知道再也无法改变景德帝的意见,他只好与澄欢、澄阳齐声说:

 “父皇英明!”

 “嗯,罢了,老二,高笙书还在折子里提出要任用柳升威为三品矿务都督,程道刊为四品矿务协理,你以为如何?”

 “父皇,那折子上说高笙书要马上率军北上,边关十三州个州郡需要一个人来统筹他的新政。儿臣以为,既然朝廷同意了他的新政,如果没有人主持确实会有些混乱,不过,这人选问题还需要斟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