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书传山里听雨

第293章 僭越是个大问题(第3页)

一个人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都有他的动机,难道赵友林就是仅仅因为被蛮夷要挟,然后又收受蛮夷的金银财宝,就下手害了丹宇这个大元帅?

景德帝认为事情没这么简单,丹宇死后,即使阴谋没有暴露,赵友林仍然不但不能接任大元帅,而且还可能因为对大元帅的护卫不周而受到追究,对于这一点,赵友林不可能不清楚。

可是,赵友林为何仍然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利用蛮夷之手,杀害了丹宇呢?

丹宇死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澄如,而这赵友林在供词中偏偏丝毫不牵涉澄如,这也让景德帝感到怀疑。韩孝乎的黑衣社曾经给景德帝提供过信息,说上回跟着葛雄飞和高成出使边关的使团中,曹文湖暗中串联,听说也曾带去了澄如给赵友林的口信。何必任等几个反正将官也在供词中指证,说赵友林多次提起澄如交代他要盯住丹宇,以及后来的高笙书,可是,赵友林为何抵死不供认澄如对他的交代呢?

还有一件事,也让景德帝对澄如有了疑心。上回他在龙颜大怒的情况下,要对赵友林一家男丁全部处斩,其余人等全部收做管家为奴,可听说澄如竟然暗中操作,把那些本来要罚做官奴的赵友林家人保护起来,这又是为何呢?

这只有两种可能,澄如要么对赵友林及其家人有所承诺,要么赵友林是他的党羽,他必须要装模做样,表示自己对自己党羽的体恤。

景德帝经过几番思虑之后,他觉得澄如有可能参与了丹宇的陷害,而高笙书之所以没有押解赵友林进京,提交给三司会审,很大的可能是他要维护皇家的体面,而扛下了擅自斩杀朝廷二品大员的罪责。现在,澄如又将此事重提,更让景德帝感到自己的二儿子心机叵测。

不过,他一时还不想点破澄如在背后的勾当,而是问:

“老三,老六,你们两位对此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