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书传山里听雨

第178章 木卓珲的两难(第2页)

 虽然木卓珲内心倾向于乎陀的意见,可是由于两个人争执过于激烈,木卓珲又因为刚刚经历惨败,他的自信心就有些不足,最后,他只得采取折中的办法,让这些战俘暂时回到部落放牧,待秋后视情重新征集战士。

 好不容易把战俘的事平息下去,可过不了几天,那云武、云岚、云霁三座卫城里6000将士,又开始让木卓珲感到揪心。

 自从他得到眼线的消息,说魏笙书准备以三座卫城为诱饵,设伏攻击他们的援兵,于是,他就不敢派兵救援三卫,而且,还把自己的大营后撤了50里。为了了解敌军动态,木卓珲每天派出探子在敌军的营帐外游走。

 可是,双方这么耗着,三座卫城里面的柔然守军却因为出现粮草紧张,而频频让飞鸽传讯,向木卓珲求救。现在,木卓珲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身处两难,每日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现在粮食倒是有了,可怎么送给那三座卫城里的将士呢?

 须卜维把自己出使后楚国的经过说了,见木卓珲心事重重,可他一时也不清楚为什么。于是他瞅了一个空隙,拉着乎陀走出营帐,问乎陀先生为了何事担忧。

 乎陀便对须卜维说起当前的两难境况,须卜维一时也想不出良策。正在此时,一位侍从正急匆匆走向木卓珲的大帐,他们就把他拦下了,问有什么急事。侍从挥着手上的纸片说:

 “云霁卫发来飞鸽传书,他们粮食的存量已不到三天,将士们军心有些动摇,现在守城的三营左都尉蒙尕又向国师报急。”

 乎陀和须卜维面面相觑,稍倾,乎陀说:

 “那你把信函交给我们吧,我们来禀告国师。”

 他们两人又来到木卓珲大帐,将蒙尕的信函交给了木卓珲,木卓珲看了一会,说:

 “哎,蒙尕是一员猛将,不到情不得已,他也不会这样逼着老夫啊。”

 蒙尕在求救信中说这两天再不增援他们,他们守城的2000将士将出城与南蛮部队拼命,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

 乎陀说:

 “蒙尕虽然勇猛,但他这么做无异于羊入虎口,现在那南蛮军队在城外以逸待劳,咱们的骑兵还没到南蛮大营跟前,就已经被南蛮射杀殆尽了,这可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