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讨债了尘缘大川坝老奂

第328章 爬行大别山下(第2页)

 在大别山下面的世界里,随着地理分界线的变化,各种爬行动物慢慢多起来,其中不乏大型动物。

 鳄龟生怕与地下猛兽不期而遇,遂缓慢谨慎爬行,它听着、嗅着前方动静,感知到可能遇见危险,即刻绕道而行。

 鳄龟爬行到一片较为宽阔的崖洞里,它感知到,在这片崖洞上方10公里的大别山上,是一大片堰塞湖。这片水域是3万年前的一次大地震形成的。

 鳄龟的这种判断,是基于对崖洞土壤变化的深入探究。

 鳄龟脚下和周围的土地,是由暗褐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构成的,这两种色彩的土壤一直延伸到崖洞深处。

 以鳄龟估计,这个崖洞长达800多公里,直达河南省信阳和驻马店一带。

 在如此深长的崖洞里,暗褐色和黄色土地各占一半,并且发育的非常成熟。

 这种地下地形构造,预示着大别山这一线山脉和土地,是由两大板块陆地漂移碰撞到一起形成的。

 按照地球板块学说,5亿年前,一大块暗褐色陆地和另一大块黄色陆地,在海洋里缓慢漂移,最后在中原和淮北一带相遇,这两大块陆地经过碰撞挤压,展开造山运动,形成了大别山麓。

 鳄龟现在行走的这个崖洞,正是这两大板块陆地凹进去的地方,碰撞对接在一起形成的。由于两大板块陆地在这一面凹进去的部分,幅度大小不一,使得这个崖洞各处的开阔程度不同,但这两大板块陆地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个对半碰撞拼接在一起的崖洞,就一路呈现暗褐色和黄色两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