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讨债了尘缘大川坝老奂

第53章 追命电动器具(第2页)

 曹马才正年轻,有一把子力气,务弄泥水是把好手,他就跟着一位曹家叔叔干泥瓦活,反正都是跟泥水打交道。

 这种泥瓦活,技术含量很低,纯粹是苦力活,曹马才一学就会,无论和泥、砌砖、压瓦、抹墙、上光泥等活路,他样样能干。加之年轻力壮,力大压百巧的曹马才,很快成为泥瓦活行业的一把能手,本村或附近村子群众盖房,工地上都有曹马才的身影。

 曹亮见大儿子自己闯出一条活路,不再强迫他学烧制瓷器技艺,家里依旧由自己和老伴务弄瓷器活。

 随着年龄增大,曹亮两口子干不动拌泥、和泥的重体力活,二儿子也不愿待在家里闭门制瓷,跟着哥哥打工挣钱。

 四年前,果园村拉通电线,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有的家里还用电炉生热取暖。

 曹马才在丰台城里盖房子时,见到有些人家用电棒或通电的木板容器拌泥、和泥,他也多次操作过这些带电的工具,觉得又省力又好用。

 曹马才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们兄弟二人琢磨,给曹家瓷器作坊里拉通电线,制作带电工具和稀泥,制作带电的旋转模具,这样不仅减轻了父母亲的劳动量,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兄弟二人说干就干。他们已经熟悉了带电工具,又经常使用,所以很快制作出拌泥和制陶的电动器具,亲手教父母亲使用。

 曹亮夫妇都六十岁的

人了,对电器具非常陌生,又非常害怕,一打开这些转动不停的器具,就惊慌失措,双手发抖,不知道该怎样干活。这真是老匠人遇到了新问题。

 这样鼓捣了四五次电动器具后,见父母亲始终不敢使用这些新玩意,曹马才兄弟只得放弃。

 曹亮夫妇见两个儿子都外出盖房挣钱,家里钱财够花,用度不愁,他们老两口手脚不利索,干活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不再进瓷器作坊劳作。

 现在两个儿子突然被群鬼害死,家里不仅没有了劳力,也没有了经济收入来源。

 曹亮夫妇没办法,还要养家糊口,她们只得重操旧业,再次走进瓷器作坊制陶。

 曹亮夫妇早已过了耳顺之年,干起泥水活非常吃力,她们只得硬着头皮,使用儿子们制作的电动制陶器具。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曹亮夫妇战战兢兢地使用着电动器具烧制陶器,使用次数多了,就慢慢摸出了门道,也领略了电动器具省力省事的好处,不过,她们心里还是有些惧怕。

 老两口在瓷器作坊里辛劳两年,烧制了大量瓷器。瓷器销售给曹家带来可观的收入,曹家生活又有了起色。

 曹马才的儿子三岁了,嘴甜调皮会说话,很讨人喜欢,老两口视孙子为宝贝,非常宠爱。

 随着小孩会走路跑动,孩子能离身,曹马才遗孀曹张氏也时常来瓷器作坊劳作,帮助公公婆婆干活。一家三代活动在曹家瓷器作坊里,倒也其乐融融。

 在曹马才兄弟死后两年的清明节那天,曹张氏带着儿子给丈夫和叔叔上坟。母子二人上坟回来后,来到曹家瓷器作坊里帮忙。

 这一天,小儿子非常顽皮活泼,在瓷器作坊里不停地跑窜。曹亮因为思念两个儿子,坐在屋子里喝闷酒,没在瓷器作坊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