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三岔河中小学(第2页)
我们这次去的三岔河镇,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面的昭觉县的一个小镇,距离自治州不到一百公里的距离。
但是却位于大凉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公路也仅仅修到了镇上,周边村落基本都没有公路。
而村子又都不大,人口也很少,有的村子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有的就算有小学,也是一两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的那种,根本就不分什么班级。”
“即使这样,当他们上到五六年级,十一二岁的时候,由于根本没有去镇上上中学的条件,大多也就直接辍学了。”
“镇子上有中学?”
周部长问道。
“有一所中学,不过都是镇子以及周边的交通相对方便的村子,才会让孩子去上中学。
毕竟中学也很简陋,而且也没有住宿的条件,周边那些交通不便,需要翻山越岭的孩子,自然没办法来上中学。”
“那你们建的这所学校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
周副部长继续问道。
“我们建的这所学校,甚至是现在全部在建的四所学校,都是能提供住宿、食堂的。
而且是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三,一共六个年级的配置。
等到他们初中毕业,只要成绩好,考上高中,自然就可以独立去县里的高中上学了。”
周副部长这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一旁一直在记录的一个央视记者,插话问道:
“李总,为什么不从一年级就开始?是因为成本问题吗?”
李泽沧回答道:
“这倒不是钱的原因,钱不够就少建几所学校、就慢慢建好了,主要是师资力量、师资水平不行。
你想一下,一年级的学生还是个小孩子,一个老师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完全照顾不过来。”
这时候基础教育司的王司长也说道:
“其实从四年级开始也足够了,一来三年级之前其实也没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大多数只是规矩和习惯的养成。
村子里随便有一个民办教师就能完成三年级之前的教育了。
等到孩子上四年级,一般也就十岁、十一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村十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照顾自己了,这样去镇上的学校住校、上学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