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提问变辩论(第2页)

“我认为北大所有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可以用这两个问题来解决,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不说那么高大上的口号和目标,至少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拥有多个诺奖成就,这两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是绝对可以达到的。”

“先说如何赚钱,产学研、产学研,这个名词貌似从九十年代就开始讲。

现在我要反问大家一句,为什么我们北大,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拥有国内最顶级的实验室、最专业的科研人员,为什么我们能转化成生产力的专利几乎没有,完全比不上企业?

到底是制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如果是学校制度的问题,那就代表着这些博导、教授、院士在学校的制度下研发不出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远远落后于企业,那我们就改变制度。

如果是人的问题,是我们可以甚至是已经研发出可以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财富的技术、专利,但这些技术专利被某些人窃取了,那这是人的问题,同样是制度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我们在高端人才的建设方面,在这些博士、博导、教授、院士的支持方面,做出更符合当下的制度,让知识能转化成财富。”

“再说如何花钱,现有的经费朝着理工科倾斜,朝着有可能转化成果的项目倾斜,并设计出一套合适的制度,赚钱的同时继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形成良性发展。”“可以说的更具体一点吗?”

“举个例子吧,北大有医学院、有附属医院,好像还成立了一个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那么我想问一下,这个医药公司这些年研发了多少新药?

有多少是公司研发出来的?

有多少是北大医学院研发出来的?

创造了多少利润?

北大占有多少股份?

回馈了北大多少资金?”

“没人能回答我吗?

从医学院、到医院,再到教授、博导、专家甚至是院士级别的存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医药公司更有优势的存在,为什么研发不出来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