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金鞍麦小冬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毒妇人心(第3页)
一旁的刘茂极为不忍,但终究还是上前将已经悄无声息的孩子抱了出来。
谢清根本没在意那个孩子:“黄泉路上,你一个人必定会害怕,也会寂寞,还好有孩子在,你们不必等我,奈何桥上早些喝了孟婆汤,去过你们新的人生罢。”
赵堃已经失血过多,他用自己残余的一点力气,努力回抱住谢清,丝毫也没想过要交代九王爷几句遗言,哪怕是叮嘱他不要伤害谢清也没有。
他很清楚谢清的能力。
她便是那种盛世的贤才,乱世的枭雄。
若是老九此番举事,没有他的清儿在京中接应,就算最终他还是会攻入京城来,但多少是要多耗费一些时间的,而且若不是他的清儿在京中接应,他也势必会抵抗到底。
这样一来,京城中必定会血流成河,到时候不知又要死多少无辜百姓。
但现在他赵堃几乎是束手就擒,并未有丝毫抵抗。
而老九又能长驱而入,如同入无人之境。
这一切都应算作谢清的功德。
这样一个女子,她本不该被世俗所累,若这天下并无偏见,女皇她也未必当不得。
只可惜……
他不是李治,没有这样的好命辅佐他的清儿成一代女皇。
赵堃的一生,最终就在谢清的怀里落了幕。
“最毒妇人心,”谢清抱着赵堃,在他耳边低语,“来世不要再相信我了。”
九王爷一直到最后都不敢相信,竟然是谢清亲手要了赵堃的命。
谢清脸上尚有泪痕,语气却比他想象中更坚定:“九王爷本就是天命之子,您继位乃名正言顺,昏君不该您亲自动手,先帝遗旨,该有更合适的人昭告天下。”
九王爷静静地看着她。
谢清反手用手背擦干脸上泪痕:“我来是最合适的,我早知赵堃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因当年是先帝赐过婚的太子妃,因此保管圣旨至今,如今赵堃昏庸无道,致使多少将士惨死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