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长安俱乐部(第2页)
还美名其曰污染环境,大环境要是因为个这就能被污染,那还了得,钱度对此嗤之以鼻,这跟地里庄稼不能烧秸秆一样,纯纯脑子抽了。
他没想到现在这群,吃干饭的砖家已经开始作妖了。
狮子头,清蒸鲈鱼,芹菜虾仁,帝王蟹,日笨素有鲍中之王的网鲍吊汤...菜单中西合璧。
掐着时间开饭,今年的春晚中规中矩,不过依旧有所亮点。 小品《擦皮鞋》里黄宏一句‘腰包揣的溜鼓,有钱就得摆谱,你别管我是干啥滴,我家能请起保姆’让钱度印象深刻。
市场经济全面放开,这时候哪里还有不好意思,或者耻于谈钱的。
有钱玩低调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阔主,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似的。
走街上真就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大金链子大手表,皮鞋蹭亮,后世颇具贬义的土豪,放现在那是最好的夸词。
一家三口热热闹闹看着春晚吃饭,吃罢饭看了会儿春晚,跟往常一样,只是接到了几通拜年电话,来窜门的很少很少。
大学同学家里有座机的打电话拜年,高中同学今年更是破记录的一个也没来。
高锋骆鹏他们今年都是一大家子来京过年,哪有功夫来他这儿窜门。
俩人都是这情况,虽然早已经预料到,可还是觉着不是滋味。
钱度望眼欲穿,他可是好酒好菜好茶好烟都预备好了的,结果愣是没人来。
“现在离毕业都过去多少年了,大家参加工作,成家立业,谁还跟当初似的来你这儿给你拜年,人家老婆孩子亲戚那儿不比你这儿香。”韩子童给了他重重一击,幻想彻底破灭。
这只是一个主要原因,可难免还有一层,高处不胜寒的意思在。
虽然钱度自己一直觉着自己没什么变化,待人接物和和气气,依旧是刚出校门时的那个年轻人。
可身边的亲朋却不这么想,财富越拉越大,地位越来越大,关系自然而然的也就越来越疏远,别人心里难免会觉着老钱家的大门门槛原来这么高。
自打有了钱宝,衣食住行开销直线上升。
他家不注意不知道,仅是每天的饮食,如果按成本来算的话,少说都有个小几万。
钱度叹息一声,谁说有钱就没有烦恼的,烦恼大了。
钱宝为了撑到十二点,下午特意补了觉,一家子索性衣服一套,又去丈母娘家窜门。
老丈人韩忠胜对于外孙女婿的到来,自然开心的很。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再有钱又怎么了,在老子面前还不是得喊一声爸。
韩忠胜对钱度目前来说很满意,反正自打上门以来,家里的烟酒他就没买过,在那些老朋友面前,长足了面子。
两个现成小凉菜,刘文娟又鼓捣了两个热菜,钱度和老丈人大舅哥一起喝了一瓶。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二月初二龙抬头,留了将近一个半月的头发,钱度带着儿子一起去了贾学军店里。
正直周一,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店里除了一个女人烫头发,大上午冷清的很。
“钱哥,小钱宝。”
“叔叔新年快乐!”
钱度揉着自家儿子后脑勺,这小子不管认不认识,反正是为了收红包拜年拜上瘾了,哭笑不得道:“正月元宵都过去半个月了,拜哪门子年。”
“不打紧,年根儿叔叔没见着你,喏,新年快乐。”贾学军拿出一张一百元的新钞递给钱宝。
“店里生意怎么样?门口停着的那辆桑塔纳是你的?”
“也就过年那阵得排排长队,今儿二月二,中午和晚上应该人也多,平常还是挺冷清的,那车是我媳妇儿让我买的,老说我抠搜,只赚不花留着打算下崽,我一咬牙就给买了。”
理发店讲究固定老客户,京城家里的小孩儿基本上不会来这里,一把小推子弄个大光头就给解决了,没必要花这冤枉钱。
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会来这里,街边胡同找个能便宜一多半的剪发摊子,也是首选。
贾学军的固定人群就是有收入,又肯花钱的这一批年轻人,嘴上没说不赚钱,仅是冬天女士排队染发烫发,就赚的盆满钵满了。
钱度笑道:“挺不错的,有钱就得花,留着也是个发霉,前几年九毛钱就能买一斤猪肉,现在再看物价还会涨。”
“还会涨?那,那不是更应该别乱花钱,攒着点儿?”贾学军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