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传奇地位(第2页)

 “少拍马屁,大半夜不休息找我做什么?” 

 “我想跟你定定行程,要不要去下面的那些零件厂看看。” 

 钱度托着碗扬了扬,下面的零件厂多了去了,他要各地都逛一遍,一个月的时间都打不住。 

 关键是没有多少必要,自己下去,就像后世学校领导视察似的,卫生搞好点,屁股后面跟一堆人逛一圈,听听大可不必的汇报会,纯纯走形式。 

 “有问题有需求,写份报告提上来,下面就不去了,瞎耽误工夫。” 

 “......” 

 第二天上午,钱度跟刘部下派到胡建这边工作的李秘见了个面。 俩人也算是老熟人了,以前去工业部还是对方给自己倒茶,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是另一番气候。 

 四十五岁的年龄,说句意气风发毫不为过。 

 中午简单吃了顿饭,钱度搭进去了几个亿的本地投资。 

 谈不上亏,算是双赢,既支持了对方工作,自己也不算倒贴钱,毕竟以后总归是盈利的。 

 下午坐飞机,一路北上回京。 

 ...... 

 九月初,老谋子的《秋菊打官司》上映短短几天,掀起了巨大的观影热潮。 

 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胡同里开了很多录像厅,除了满足市场,满足巨大的观影需求外,黄色录像带也随之风靡。 

 警察和街道办是屡禁不止,法子都想尽了,就是拿这玩意儿没招儿,老爷们儿懂的都懂,这要是能禁完,那才叫稀罕事。 

 钱度和韩子童一起去京山购物中心的八楼电影院看了一场,感触很大,老谋子凭借八七年的《红高粱》已经崭露头角,从这时候便已经开始准备发威了。 

 “你说秋菊做的到底对不对,最后巩俐的那双眼睛充满了茫然和失落,这个女演员演的真好。” 

 回家的路上,韩子童还没有从电影里缓过劲儿来。 

 一家子两大一小漫步街头,钱度不假思索道:“当然做的对,这部电影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秋菊的做法没有错,只不过结局有些戏剧性罢了。” 

 这也是电影艺术的高明之处,电影前半段王善堂明明就是一个嚣张拔横的村长形象,最后却又冒着大雪愿意送秋菊去医院生产。 

 这头秋菊刚刚放下打官司的念头,本来以为大结局一切都要往好的方向发展,可谁成想那头法院的判决书正好下来了。 

 这种强烈的戏剧冲突,最是让人意难平,因为电影后半段村长的善心举动,观众好像忘掉了王善堂之前有多可恨,反而有些觉得可怜。 

 可在法律面前,讲这些没用。 

 一方面宣传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权益,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警醒大家,多做好事,少干缺德事。 

 韩子童白了钱度一眼,咂么了几下道:“分析的一套一套的,回去咱俩一人写一份影评出来,我给排到下一期的生活报上。” 

 “当然可以。” 

 钱度爽快应下,看电影归看电影,他在谢幕时关注到了另外一个点。 

 《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是由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和京城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的。 

 这给钱度提了个醒,现在马上就要九三年了,连老谋子都开始发力了,那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意味着即将开始加速。 

 给常四奎打电话,晚上让安妮带着儿子常云帆一起来家里吃饭。 

 后院小烧烤,九月份的夜晚温度不冷不热,正正好,吃顿小烧烤舒服的很。 

 “电影公司?” 

 钱度看着他:“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当然有兴趣,”常四奎回答的相当利索,可又有些底气不足道:“香江那边的电影和电影公司我都了解过,了解归了解,就是对这个行业没什么经验。” 

 “这个不要紧,不懂可以慢慢学,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别搞得跟我强迫你似的,你回头好好想想,先弄个章程出来。” 

 常四奎手里有四家录像店,虽然因为这个就往电影上扯有些牵强,可一想到开电影公司,钱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这家伙现在有些全面开花的意思,仅是传呼机营业厅在街上就开了不下八家。 

 另一头跟二麻子做倒爷生意,做的也是火热,再加上磁带生意,在四九城赚的简直是满嘴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