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兴安的变化(第2页)
在新军完成剿匪任务后,军界大佬们都向李恪提出要看一看新军的意思。
为此,李恪也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让新军在上林苑军营,展示了排队枪毙阵型,火炮发射还有炸药包。
这些大佬看到了新军的战力,在开会讨论了半个月后,向李恪写了奏折,是关于新军武器装备的问题。
他们提出,要让新军编入军团的弓箭手队形,也就是射声营。
让燧发枪部队进入射声营,每个两万四千军团里,配备三千名射声营士兵。
也就是一个团的编制,这样他们就可以极大的增加军队的远程打击能力。
毕竟是弓弩的极限攻击范围是一百五十步,这是弩弓,而唐朝弩弓装备量极少,绝大多数都是弓箭,所以设计距离只有普遍的七十到一百步。
就这还是需要三到半年的训练才行。
而燧发枪队,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成军,不需要对手臂的臂力有什么特殊要求,不需要训练眼力。
只需要会战队瞄准就行。
这个实在是太简单了。
只不过这个燧发枪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劣势,那就是下雨天没法用,这个劣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容易被对手抓住机会。
所以这些军队大佬没想着要燧发枪队单独编成一军,而是让他们跟大军团一起行动。
就比如在开元五年三月份的时候,那时兴安岭的土匪过来抢劫,结果撞上了燧发枪队,整个部队一排排骑射,直接就把这只骑兵给全部消灭了,而自己却一点伤亡都没有,这也使得燧发枪队声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