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两道的经营

 开元五年九月,江南西道的一个小村庄中,因为今年粮食收获后,家家户户都有了足够两年吃的存量,所以就想着把去年存下的粮食卖掉,卖给官府。 

 现如今的官府,赋税依旧在收,不过这个农税却调的很低,三十税一的农税,几乎没什么。 

 当初官府为了治理水患,开发江南地,在为他们这些灾民免费建立了村庄以及给予了粮种之后,然后再对耕牛,农具进行了利息极低的长期贷款,贷款金额为五年,利息每年百分之五,每年付一次,当然了,也可以提前付清楚。 

 因为精耕细作之法和土地堆肥之法,使得现如今每亩粮食产量增加八倍还多,按照新的计量单位,一斤米七文钱,一公斤十五文钱,然后现在亩产大米三百斤,也就是两千七百文钱,五十亩一万五千斤大米,七千五百公斤,加起来就是十三万五千文,一百三十五贯。 

 这个已经是超过中产之家的财富了。 

 毕竟在以往,别说五十亩地了,就算是一百亩土地,亩产能产半石就烧高香了,也就是六十斤,现如今三百多斤。 

 按照六十斤来算,这是丰收年的产量,五十亩加起来也就是三千斤大米,按照一家五口算,一个成年男子一天两斤大米,妇人一斤半,三名小孩一人一斤,这一年的时间就要吃两千三百斤左右,这还不算是逢年过节的。 

 丰收年的产量,一年吃下去也就如此了,若是赶上平常年份,省吃俭用也能过下来,但若是赶上个灾年,粮食欠收,或者是颗粒无收,那就真的是要了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