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话语是非(第2页)

 当然了,这些官员的抗议,李恪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因为他知道这群官吏的底线,李恪这次并没有碰到这群官吏的实际底线,同品阶待遇,连个官名都没有,比以前的那些遇到受宠的直接给个什么爵位官职之类的,李恪给那些工匠的仅仅只是待遇问题。 

 而且一点权力都没有。 

 以前对于那些受宠的人员,有名有待遇,还时不时的有实权,现在的这些,仅仅只是同待遇问题,离他们的地线还差的远。 

 甚至比之前的官吏制度改革,这类触碰的底线都不如。 

 官吏制度动的是底层官员的大饼,这些高层级官员并不认为这是威胁,毕竟在这个封建制度下,从底层官员到中层官员之间,为官能力仅仅只是升官的一个指标,并不是绝对性的 

 中层以上,也就是六品官员以上,在官员这个圈子里,才真正算得上士这一阶层。 

 然后从正七品上到从九品下,这十二个等级,对于平民来说是士大夫阶层,但是在官员圈子里,依旧是是民。 

 是民当官这一类人中,九成以上会待在这一阶层的存在。 

 没有一点外部条件,或者是朝廷上有人的话,也就止步于此了。 

 当一辈子的下县县官,或者是中县上县县丞之类的。 

 一点晋升的希望都没有。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管理制度改革,也没有触碰朝堂上这些核心官员的利益,动的只是最下层官员的利益。 

 现如今的工籍赏官旨意,朝廷官员全部反对的情况,也仅仅只是发一发牢骚,当了,大唐圣人受不了留中不发是话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