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预防治理(第2页)

 李恪如此的痴迷绿化种树,让他在官场民间多了一个外号,叫种树皇帝。 

 在民间的话本里,他三句话不离种树,每到一地都会首先看当地有多少树木。 

 传言,当官会不会办案不要紧,只要会种树,那就肯定会青云直上。 

 对此李恪也只是笑笑而已。 

 现如今工业化马上要在大唐开始,工业的运行,这也伴随着污染的进行。 

 远的先不说,就说现在的肥皂制造,纺纱用水,以及水泥工厂,城市废弃物等这些排泄,已经对渭河的水质产生了影响。 

 污染已经开始了,从源头开始严防死守,才是最好的行为,不要等认识到再难后再想着补救,那样就来不及了。 

 所以李恪也对各坊市以及工厂下了命令,此后这些地方排泄的废弃物,污水,必须在当地官员的视线下,有工厂厂长连喝三大杯下肚才行, 

 如果厂长贿赂官员不喝甚至假喝,工厂股份全部充公,并且以后还是得喝,要是再出现这种事情,厂长流放五千里。 

 设施官员不管第几次,只要发现,一律流放三千里,情节严重的,五万里。 

 当然了,当地官员,管坊市的官员,也要每月在河流的下游喝三大杯水,或者是水质最差的地方,喝三大杯水,谁要是不喝,假喝,降两级。 

 情节严重的,直接罢官。 

 就是李恪自己,在每探寻一地后,都会去喝当地最差的民用饮水,以及下游河流水。 

 高官视察时也是如此,都必须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