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安稳发展(第2页)

 这是李恪的建议。 

 同时,官府还会弄来教书先生,让这些牧民十五岁以下的子女去乡亭衙门去学习知识,主要是学习一些关于牛的科学养殖办法,关于羊的科学养殖办法,关于马的科学养殖办法,关于如何烹制酥油茶的办法,关于土豆炖牛肉的制作办法,而且还会讲一些大唐十一道,八大都护府的风土人情。 

 当然了,还有一些基本的数数和一些四则运算。 

 这些全都是李恪定给那些太学生的游学科目,必须教一年才能进行游学。 

 当然了,大唐内地也是如此,如果有士子想要游学,必须在本地乡办村办学堂里教一年,主要是教这些还在数数,四则运算,以及乘法口诀表。 

 这是发下来的教科书教材,按照上面教就行了。 

 这个教学课程,是以后官员官吏考制中必须要问的,是一个履历证明。 

 除了衣料区之外,还有的,就是混合食贸区,旅社区等等,这些都是混合经营的。 

 此时的渭北市,人口已经有了六十多万了,其中团体最大的还是胡商,这些胡商的人口有三十多万,剩下的就是大唐的商户了,而且这些商户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为此,李恪设定下来了关于坊市面积问题,以后坊市的面积必须要有限,不能像摊大饼一样摊下来, 

 人口也是,不能无限制的增长,最多的人口,不能超过二百万,这是李恪定下来的规矩,如果这时候,人口还要增多的话,就要在渭北市附近建设附属坊市,用来拱卫渭北市,补足渭北市的经济不足,但决不能摊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