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形势(第2页)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单是被周天子封国的君主,就被灭了几百个。 

 在君主的封国内,大部分都是没有钱粮的苦哈哈,他们人比粮多,是打仗的重要成员,至于出钱粮,拼死拼活也抽不出多少,还会闹出不少乱子。 

 然后还有那么一小批,有钱有粮的民众,不过他们大多数拥有封邑的邑主,属于体制内的人,动了他们,就属于自乱阵脚了。 

 然后这时候,有钱有粮还不在体制内的商人,就成了君主嘴边的肥肉。 

 他们属于民众,如同草芥,可以随意杀戮,他们贪婪成性,自私自利,民众们也憎恨他们,实在是最容易下刀子的人群。 

 不事生产民众,成了君主的口中的原罪。 

 这是商人最容易被攻击的地方。 

 想要打破这个结论,首先商人自己就得争气,让他们不再只是倒卖,还要学会生产,创造出商品。 

 以前的肥皂是这样,现在的嫘祖纺纱机也是这样,在以后的以后,出现的种种商品,都会是这样。 

 要让整个天下明白一句话:劳动产生财富。 

 当然了,李恪没想着主动说出这句话,他打算顺其自然,然后再加以控制。 

 当出现嫘祖纺纱机的时候,就意味着资本的力量已经出现。 

 为了阻止这头巨兽把国内搞得民不聊生,李恪确立了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不想让他们过于压迫民众。 

 根据历史得来的结果,工业国家的创立,并不一定非要敲骨吸髓一类的剥削,搞什么羊吃人,棉花吃人,童工之类的血腥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