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政策(第2页)
在未来,李恪不打算在这里发展经济,而是让他们发展人口,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口实在是太稀少了,经常是百里无人烟。
人口密度是关内道,河东道,河南河北道的十分之一,这么少的人口,根本无法发展经济,所以李恪在未来二十年的政策,就是关内道优先发展,之后再辐射剑南,山南,河南,河北河东和淮南陇右七道。
在努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经常性的植树造林,让植被覆盖面积始终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这是李恪今后对这七道定下的政治红线。这道红线,植被覆盖面积低于百分之五十的直接罢官,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五十的记过,七十十到六十的中等,七十以上的评优。
这套标准的设立,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滥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要知道,自秦汉以来,大河两岸的水土就开始不断流失,自唐以后就全面崩溃。
造成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灾难,李恪不想以后这里一眼望去一棵树都没有。
这是极为悲哀的一件事情。
同样,李恪这道指标的就建立,对于陇右道来说,就是长达几百年的植树造林环节了。
北方西南干这些,江南东西道和岭南道,就是埋头发育人口了,因为只有有了一定的人口基数,才能发展经济,百里无人烟的地方,连人都没有,路没法走,山上河里还全都是各种毒虫猛兽。
人类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怎么发展经济?
所以,李恪打算就让他们使劲的发育人口吧,在李恪设想的四十年里,江东西道和岭南道的人口,应该就会变得和北方差不多,翻上十倍,到时候,就可以发展经济了。